一般應控制在近幾年的平均水平內,如需增加就要“給出理由”
劉展超
在保增長的訴求下,作為“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2010年中國的土地閘門終于打開了一條縫隙。
CBN記者獨家獲悉,國土資源部近日已經明確表示,2010年地方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應控制在近幾年的平均水平內,但如果地方確實需要增加土地指標,就要上報“理由”。
此前,不少地方政府表示,隨著政府加大重點項目投資,土地需求還會保持較大增長,希望國土部能夠增加建設用地指標。
國土部近日向地方下發《關于編報2010年土地利用計劃(草案)的通知》,要求地方認真做好2010年的土地利用計劃的編制工作,因為“這對鞏固和發展當前經濟企穩向好的勢頭至關重要”。
每年一度的土地利用計劃,屬于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用地需求的一種調控和約束,地方政府可以增加多少建設用地,征收多大面積的農用地,都在當年的土地利用計劃中予以明確,不得輕易越線。
國土部部長徐紹史曾在年初透露,為了千方百計保障用地,今年擴大了土地指標數量。前兩年我國建設用地年度指標都是580萬畝,2009年指標增加到630萬畝,較以往增加了50萬畝。
為此,《通知》要求,2010年新增建設用地建議規模,一般應控制在近幾年平均水平內,確需要調整增加的要說明理由。在此基礎上,依據當地土地利用現狀,建設項目用地特點和歷年新增建設占用農用地的比例關系,合理確定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農用地計劃指標。
不過,由于18億畝耕地紅線的存在,國土部的《通知》中也同時強調,需要按照嚴格保護耕地的要求,從嚴安排新增建設占用耕地計劃指標。
此次《通知》也要求地方上報“申請2010年掛鉤周轉指標”。“凡需要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的地方,要結合當地實際,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序推進的原則,提出2010年掛鉤周轉指標建議。”《通知》稱。
而國土部副部長鹿心社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警告稱,從國土資源管理角度看,保障發展和保護資源的任務十分艱巨,部分地方擴大投資、爭上項目勢頭強勁,增加建設用地指標的要求強烈,但由于地方配套資金跟不上,就可能出現新的閑置用地。
在今年,在外需不振的情況下,投資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最大動力。在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7%中,投資就貢獻了7.3個百分點。
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承載體,歷史經驗顯示,我國土地的利用高峰期往往與投資的高峰期相符。來自國土部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建設用地供應總量18.1萬公頃,同比增加31.0%。其中,與投資項目密切相關的工礦倉儲用地供應7.2萬公頃,同比增加46.1%。
此外,今年第三季度地方用地總量增加的幅度超乎尋常,三個月的用地量就接近今年前六個月供應總量的九成。
一位接近國土部的人士對CBN記者透露,目前對國土部來講,留給第四季度的土地指標相當有限,今年年初增加的50萬畝指標已經用完。此外,今年第四季度的用地壓力要比去年更大,去年總體的經濟形勢還在往下走,而今年各地的經濟是在往上拉,大項目還在不斷上馬。
目前,社會各界大多預期明年中央政府的投資力度仍不會減弱,由此產生的土地需求也會保持在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