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松林
一位叫陳發樹的企業家站出來宣布,要把市值高達83億元的股票捐出來,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從事諸如建設希望小學、資助貧困大學生等公益事業。按說這等好事應該博得幾聲喝彩,可事實是質疑之聲鋪天蓋地,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豈有這等好事?背后肯定有貓膩。
真是看不懂。這世界怎么啦?不過再仔細想想也并不值得驚訝。從遠的來看,我國傳統文化素來對商人和商業懷著鄙視、猜忌的心理,而且這種鄙視和猜忌,是以道德的面目出現的,是與對個人權利和自由的嚴酷約束、剝奪聯系在一起的。從近的來看,中國的改革開放,正是在突破傳統社會約束的過程中進行的,這個轉折的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無序和不公,使許多人懷有挫折感,也使先富起來的人和他們的財富帶上了“原罪”色彩,再加上現實中少數富人喧囂張揚、為富不仁的惡行,更增添了人們對富人的惡感。但是,普遍的猜忌無助于改善社會分配不合理的狀態。而鼓勵更多的富人出來從事慈善事業,正是改善社會分配不公狀況的途徑之一。
再回到陳發樹捐贈一事上來。最起碼的道理是,陳發樹是不是假捐,是不是逃稅,是不是“資本運作”,應該是事后或事中的判斷,而不應該是事先的猜測、假定。其實,陳發樹對所捐股權的表述前后有矛盾,是否包含了其所持“云南白藥”的股權等問題,并沒有改變他捐贈了80多億股權的事實,這些更多的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這些技術層面的問題,一方面顯示出我國慈善事業普遍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則顯示出目前國內慈善事業在制度環境、法律法規、操作途徑上的缺陷。我們至今缺少慈善事業的專門法律,只有一些部門規定,慈善基金的運作方式更多地要參照主管部門的認可和習慣的做法。比如,股權捐贈并且保留投資的權利以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這一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就不在主管部門認可和習慣的范圍之內。而這點正是陳發樹捐贈受質疑的關鍵點之一。
如果陳發樹把要捐贈的這些股權在二級市場上拋了,轉交給某個慈善組織,一捐了之,事情可能就會簡單許多。但是筆者認為,對于一個不滿足于一次性地發發善心,而是有志于把慈善當成長期事業做下去的企業家來講,選擇把股權捐贈給基金會并在投資中保持這筆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利慈善事業的長遠發展,是更負責任的態度。
又比如稅收。目前國內的政策規定,基金會的投資收益,要交企業所得稅,這一規定與慈善基金的公益性質頗為抵牾。而且企業投入非公募基金的注冊本金也不能享受企業所得稅的抵扣。所以,有關“逃稅”的假說也是牽強的。總的來說,我們的稅收政策在對慈善事業特別是對慈善基金會的支持上所起的作用,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對于陳發樹捐贈一事,也有相關官員出面表示了質疑。不過,在質疑之余,我們是否也應該問一聲:現有的各類慈善福利基金是否有足夠的透明度?有關主管部門是否為慈善事業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環境?只有法律保障的透明度,才是慈善事業長遠良性發展的生命線。有了足夠的透明度,那些可能有的假捐或借捐贈謀私利的行為終將無所逃遁。而缺乏事實依據的猜疑只會阻塞向善之心,以致君子道消、小人道長,實屬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