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然辭退?還是勉強留用—高速發展的公司面對管理創業期老員工的最佳人才策略
最近,國內一家高科技的民營上市公司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產業升級以及上市,發現了有些老員工的管理理念與企業發展錯位的現象。具體來說,一些老員工在創業初期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沒有很好的基礎知識背景,又缺乏進一步學習、提高的精力與動力,不能在現有的崗位上發揮應有的能量。這幾乎是所有經過了高速發展期的企業共同的煩惱—該如何對待這部分員工?
貿然辭退?會讓人產生過河拆橋的感覺,勢必也會傷及到他們對企業的感情,畢竟,他們在公司也奉獻了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對于年輕的員工,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顛覆新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讓他們感覺今后自己也是同樣的命運。
中國發展的節奏和速度遠遠快于其它國家,類似的這種問題絕不是個案。雖然遭遇金融危機,大部分中國企業和外資跨國企業在中國的擴張步伐仍然沒有停止。由于市場的瞬息萬變,企業管理者的工作職責不是一年變一次,可能是半年或一個季度變一次。針對這種變化,有的老員工與時俱進,跟上甚至引領企業的發展,而有的老員工卻在發展中掉隊,拖了企業發展的后腿。老員工激勵和退出的矛盾便日益凸顯。
為了化解這種矛盾,上述這家公司請了專業的咨詢公司,構建了一個科學的人力資源體系,其中一個重要的模塊就是人力資源規劃和退隱機制。該機制結合老員工自身的不同情況,為企業保留老員工找到了一種合理的解決方案。
具體的做法是,對老員工建立量化的績效評估機制,通過在崗績效的評估,讓老員工清楚自己與新員工的差距,使其對自己在企業未來扮演的角色心中有數。同時企業根據老員工的績效表現,為老員工提供了不同的隱退方式。
繼續留用方案:對于已經不能適應管理崗位,或者職位對知識更新速度較快的老員工,公司為他們提供了全資的進修機會,進修之后,將其調到非管理職位或監督性、支持性部門的崗位,讓他們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或顧問,為企業發展獻言獻策,或輔助新員工的成長。
而對于在管理崗位上發揮著重要影響力的高層老員工,在管理人才短缺的大背景下,鼓勵其執行繼任者計劃,并將該計劃作為績效考核的一個指標,為企業培養下一任的優秀管理人才。待計劃完成后,任命其勝任更高的職位。
良性隱退方案:為了配合企業更好的發展和變革,有時候企業不得不進行換血。這需要企業與老員工做充分的溝通,獲得老員工的理解和支持。在這樣的前提下,企業通過核心員工持股計劃,根據老員工的奉獻多少,分給打江山的老員工一部分股份或分紅,鼓勵與企業現有價值觀不一致的老員工退休。對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創業元老,企業根據他們個人的意愿,可以采取內部退養,或設置虛擬的職位如“董事”等職位,使其慢慢淡出一線。必要的時候,可通過提供心理咨詢輔導培訓的方式,幫助他們適應新的生活。
在這種退隱機制實施過程中,公司高層負責人與老員工進行推心置腹的溝通和安撫很有必要。在這次創始人集體辭職事件中,馬云對員工的思想動員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老員工支持公司的組織變革,讓他們感覺到被尊重,讓他們轉變觀念,思想跟上團隊的發展,而不是阻礙公司的發展,造成不必要的內耗和傷害。
要使這種退隱機制更好地傳承下去,公司高層,特別是民營企業的高層要以身作則,為了企業的江山更加穩固、疆土更加遼闊,選擇合適的時候退隱,為企業的良性運轉樹立榜樣,融入更多新鮮的血液。
對于許多百年老店的外資企業也莫過于此,要保持基業長青,需要配置適合不同經濟形勢和發展階段所需的員工,而老員工退隱機制有利于企業構建一個健康的組織,很好地進行新老員工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