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N記者 李卓 北京報道
多事之秋。
10月初,美國、歐盟接連對中國無縫鋼管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的“雙反”調查,為此,中國出口歐美的無縫鋼管企業不僅有可能失去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場,在國內,也無可選擇地面臨著一場你爭我奪的市場價格“肉搏”之戰。
出口轉內銷 量價齊傷
“去年同期6000多元/噸的無縫鋼管現在已經下降到4400~4500元/噸,并且還有下降趨勢。”10月21日,中國蘭格鋼鐵網無縫鋼管分析師李雪萍接受《中國聯合商報》記者采訪時如是感嘆,“‘雙反’事件影響下,國內價格‘肉搏’戰不可避免。”
“今年市場價格一直在降,利潤空間已經受到很大擠壓,‘雙反’調查開始以后,原來出口歐美的部分鋼管不得不先轉移國內,本來就供過于求的市場更加擁擠,加上四季度季節性供需影響,訂單越來越少。”國內一家大型鋼管企業的市場人士焦灼地告訴記者。
資料顯示,去年中國無縫鋼管出口總量為609萬噸,主要出口產品是石油天然氣管道和鉆探用管材,相關企業多達3000余家,美國和歐盟在中國鋼管出口市場所占份額也達到40%以上。
而今年9月下旬,海關統計的分國別出口數據顯示,1~8月,中國無縫鋼管對美國出口34.5萬噸,同比下降69.99%;出口金額5.83億美元,同比下降60.55%。盡管如此,美國仍為中國無縫鋼管第一大出口市場,出口占比達到16%,而去年同期這個比例達到33%。
“今年中國的無縫鋼管出口單月還沒有超過30萬噸的,而去年基本都在60萬噸左右。尤其對美國出口下降了50~60%。”李雪萍說。
目前受到“雙反”調查出口影響的主要有寶鋼、鞍鋼、中信泰富新冶鋼、華菱衡管、天津鋼管、攀鋼成都無縫管、無錫西姆萊斯等多家大型鋼廠,這些鋼廠如若轉戰國內市場,無論從規模、技術層面來講,對國內市場都將造成很大沖擊。尤其在產量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之下,出口倒逼國內,市場壓力可想而知。
產量過剩難控 傷口撒鹽
顯而易見,限產在即。國內無縫鋼管產業過剩局面由來已久,而產量卻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否則,有限市場空間內企業價格“肉搏”無疑傷口撒鹽,唯恐兩敗俱傷。
記者從蘭格鋼鐵網獲得的一手數據顯示,中國8月份無縫鋼管產量是182.69萬噸,其中23.84萬噸出口,較7月份170萬噸產量增產12.69萬噸,增幅雖然不大,增長勢頭卻沒有弱減。
“降價空間不會很大了,今年一直都在降,成本底線不能低于3900~4000元/噸,下一步聽候市場供需調節,只能限產了。”李雪萍表示。
“除減產以外,企業還要調整產品結構,”上述市場人士表示,“出口的無縫鋼管大多是高附加值品種,而國內市場目前大多只需求一般品種的鋼管。”
“還有就是等待國家對于反傾銷案的訴訟結果和相關政策,目前來講,3000多家無縫鋼管企業如果說‘淘汰’,多少有點為時過早,或者說需要更加合適的時機和時間等待,如果在此期間配套好的政策從貸款、補貼等方面給予支持,幫助企業限產,再配合積極作為,我們才能期盼反傾銷訴訟取得積極結果,盡早優化國內市場。”李雪萍補充。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呼吁有關政府部門,要通過有效手段抵制這種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并對美國涉嫌傾銷的鋼材品種進行調查,保護本國鋼鐵企業的合法權益。同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建議國內相關鋼鐵生產企業,要認清當前嚴峻的出口形勢,對近幾年內的國際貿易困難局勢要有充分估計,優化產品結構,加快產品升級,強化國際終端鋼材消費市場的建設。
■鏈接
“雙反”事件回放
10月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稅“雙反”調查。美國商務部說,這項調查是應美國鋼鐵公司、V&&MStar公司、TMKIPSCO公司以及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要求發起的。美方公司要求對從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施以98.37%的反傾銷稅,并對中國政府的補貼征收額外的反補貼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于11月2日前后作出初步裁決。而幾乎同時,歐盟部長理事會于10月6日決定對中國輸歐無縫鋼管征收17.7%至39.2%的最終反傾銷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