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央企退不退 關鍵看能耐
康怡
本報獲悉,國資委下一步將明確競爭領域央企的退出機制,把央企是否具有競爭力作為關鍵指標。
上周,國資委相關人士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不管是民營企業,還是國有企業,市場是真正的試金石,能在競爭中獲勝的,不管是什么性質的企業,都應該讓它存活。”
從最初的“央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進有退”,到把競爭性領域央企推向市場,再到這次明確通過競爭優勝劣汰,國資委有關競爭性領域央企的改革思路,最終呈現清晰的脈絡。
不過,這樣一個思路并沒有得到業界的認可。“希望這只是一個短期的現象和表態,否則這將是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的一種倒退。”上海天強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祝波善說。
金融危機讓中國民營力量迅速衰弱,而中央政府一攬子刺激計劃又讓央企空前壯大。一上一下之間,兩方力量相較,就像一個重量級拳手和一個業余拳擊運動員,兩者之間競爭何來公平可言。
國資委研究中心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部部長王志鋼建議,眼下不宜鼓勵央企與民企進行所謂的公平競爭。“過幾年,民營經濟緩過勁兒之后,再提這個思路更為妥當。”
明確退出路徑
在山西,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國企并購行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在南京,身為央企的中糧地產本周又將廣受業界關注的江寧區九龍湖G47地塊收入囊中,這種“飛速前行”的突進成為當下央企最引人注目的動作。
“有進有退”這四個曾經被用來引導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的“指揮棒”在當下開始失靈,或許此時用 “只進不退”來形容會更加貼切。
盡管在最近一次央企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再次強調說,“國有企業不能再犯以前的錯誤,什么行業都搞,除了涉及到國民經濟命脈的、涉及到國家安全的外,其他領域我認為都可以放開。”但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近日則表示說,央企并不是不退,而是找不到好的接盤者。
邵寧說,在中國現階段經濟發展中,把國有大企業退給民營企業風險很大。“總體上講中國的民營企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即家族企業階段。”
在這樣一個邏輯下,國資委希望通過市場來決定競爭性領域央企是否生存,便顯得順理成章。
國資委相關人士進一步解釋說,對于央企的退出問題,不能單純的理解為,只要是處于重要行業、關鍵領域以外的就要退出,應該從企業的競爭力上去定奪。“不管是民營企業,還是國有企業,能存活下來的不管是什么行業的,都應該讓它存活。”
國資委研究局人士也對此表示,以前讓企業退出,是一種行政化的命令,但是現在國資委的出資人身份進一步明確,行政色彩逐步淡去,因此也應該用市場化的手段來調整國有經濟的布局,本著優勝劣汰的原則,讓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競爭。
改革反復
國有經濟結構和布局調整始于1999年,當時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的 《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了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
哪些領域進,哪些領域退?《決定》給出了具體的答案:要加強三種行業和兩類產業:國家安全行業;自然壟斷行業;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支柱產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中的重要骨干產業。
同時,《決定》還指出:“在其他行業和領域,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當時,業界將此普遍理解為國家所要控制的只是三種行業和兩類產業,此外都要放開,國有企業要從競爭性行業退出。
國有企業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的高峰隨即出現,各地政府都搶在國資委的前面處置國有資產。一時間,外資、民營并購、管理層收購此起彼伏,收購國企成為民營企業家最熱衷的話題。
轉折來自于2004年8月,郎咸平在復旦大學以《格林柯爾: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中狂歡》為題發表演講,“郎顧之爭”開始打響,隨著對國有資產流失等話題的爭論,中國高層對國企改革的思路開始發生變化。
2005年,國資委官員也開始在不同場合否定“國有經濟應當從一切競爭性領域全部退出”觀點,認為這種觀點是對國有經濟“有進有退”的片面理解。
2006年底,國務院最終確定七大涉及國家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領域,同時提出競爭領域將國有企業推向市場。
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業界普遍認為一旦進入市場競爭,國有企業必將逐步退出市場。甚至,業界迅速勾勒出了100多家央企未來的進退路線圖。
但事實的發展顯然超出了業界預期。因為政策對央企的扶持,和央企自身實力的不斷壯大,2007年開始,國進民退、新國有化的聲音不絕于耳。
質變發生在了2008年四季度開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的沖擊,中國政府迅速出臺以4萬億刺激計劃為主的一攬子GDP“保八”計劃。而政策對“共和國長子”的傾斜也顯而易見,這一刺激計劃中近九成的項目都被國有大中型企業拿下,央企更是成為大規模投資的最大受益者。
何來公平
對于國企與民企在當下展開所謂公平市場競爭的官方思路,數位長期研究國有企業改革的人士提出了質疑。
他們提到,首先什么是公平的競爭環境,如何能夠保證這樣一個競爭環境。其次,金融危機之下,民營企業力量迅速衰弱,國企快速壯大。即便真的實現了競爭環境的公平,兩類企業之間已經不可能發生真正的競爭。
國資委研究中心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部部長王志鋼說:“希望這只是個階段性的現象。金融危機剛剛過去,央企也受了傷,為了保值增值可能需要在競爭性領域多做一些。”
但他隨即強調說,一旦外部環境恢復正常了,國有經濟就應該義無反顧地退出,不能因為在某個領域賺錢就不退。
事實上,更為令人擔憂的事情正在發生,在雄厚資金的支持下,央企的觸角開始去觸動那些已經退出的領域或行業。近期,央企競購地王、整合煤炭、礦產資源,都體現了這樣一種趨勢。為此,中國民(私)營企業經濟研究會顧問保育鈞開始疾呼,一定要劃定國有企業的邊界。
祝波善則開始擔心國有企業未來大面積虧損的問題。雖然國資委每年的統計顯示央企利潤增長很快,但實際上央企利潤的80%以上來自石化、電信、煤炭等行業不到10家的壟斷企業。很多國有企業要么經營困難,要么產能過剩。此次央企大規模收購能否盈利,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我們要求國有經濟有進有退,是為了建立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制。上述現象貌似公平,實際上可以說是一種倒退。”祝波善說,“不過我相信,這應該只是國有經濟布局調整中的一個小反復,很快就會過去。”
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