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新中國成立6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60年來,新中國在幾乎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有相當規模和較高技術水平的現代工業體系,實現了由工業化起步階段到工業化初級階段、再到工業化中期階段的歷史大跨越,推動我國從一個物資極度匱乏、產業百廢待興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引擎、全球的制造基地。新中國工業為我國經濟的繁榮、人民生活的富裕安康,以及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工業發展成就輝煌
工業總量規模不斷壯大,2007年固定資產原值比1952年的149億元增長738倍。
60年來,工業生產基本行駛在快車道上。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19.8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129112億元,扣除物價因素,增長446倍,年均增長11.5%。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從1952年的28.3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27155億元,增長959倍。據測算,2008年一天創造的工業增加值比1952年全年工業增加值還多2倍;2007年一天實現的利潤總額比1952年全年實現的利潤總額還多1.6倍。
工業主導地位顯著加強。2008年,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達42.9%,比1952年17.6%的比重增加了25.3個百分點。
制造業產品是出口商品的主體,為國家換取了大量的外匯,我國財政收入的近一半來自于工業。2008年,僅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就業人數就達8100萬,解決了大量的城鎮人口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大大緩解了我國的就業壓力。
工業生產能力迅速擴張,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生活的工業品短缺局面,市場供應由匱乏走向充裕。
粗鋼生產能力由1957年的648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57045萬噸,增長87倍;水泥生產能力由1957年的781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18.34億噸,增長234倍;化肥生產能力由1957年的20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8230萬噸,增長411倍;化學纖維由1957年的0.03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3042萬噸;洗衣機由1980年的60.7萬臺增加到2007年的5119萬臺。
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2007年中國制造業有172類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生產大國。
2008年與1949年相比,鋼、原煤、發電量由15.8萬噸、0.32億噸、43億千瓦時分別增加到50092萬噸、27.93億噸、34669億千瓦時,分別增長3169倍、86倍、805倍。汽車由1955年的0.01萬輛增加到2008年的935萬輛。彩色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微型計算機和手機等一大批新興電子產品產量也呈迅猛擴張之勢。
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資料,按照國際標準工業分類,如今在22個大類中,我國制造業占世界比重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15個大類中名列前三。全球近一半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一半左右的手機、PC、彩電、顯示器、程控交換機、數碼相機都在中國生產。
工業產品出口競爭力增強,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在我國出口貿易中的主導地位日益明顯。在工業制成品出口中,機電產品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已超過一半,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
目前,家電、皮革、家具、自行車、五金制品、羽絨等行業已成為中國在全球具有比較優勢、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行業。輕工產品已出口到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貿易量中占有極大的比重,為世界人民享受到物美價廉的日用消費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出口商品結構看,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1978年,初級產品出口所占比重還略高于工業制成品。如今,初級產品所占比重已下降到個位數,工業制成品已上升到90%以上。
工業結構不斷改善
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的全部工業門類我國都有,行業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已經形成。
經過60年的建設,工業行業發生根本性變化。鋼鐵、有色金屬、電力、煤炭、石油加工、化工、機械、建材、輕紡、食品、醫藥等工業部門逐步發展壯大,一些新興的工業部門如航空航天工業、汽車工業、電子工業等也從無到有,迅速發展起來。目前我國已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
工業結構得到改善。電子信息產業高速增長,并持續成為帶動我國工業發展的第一大產業。
新中國成立以來,輕重工業結構在不斷的調整中先后經歷了比例嚴重失調和基本協調增長。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工業增長明顯轉向以重工業為主導的格局,再次出現了重化工業勢頭。2008年輕重工業總產值比例為28.9:71.1。但此次重化工業的增長機制與改革開放前的情況有著本質的不同。改革開放前是不計客觀條件的盲目“跨越”,改革開放后是在房地產、汽車等消費結構的升級推動下發生的,是基本符合工業化進程演變規律的。這一時期的顯著特點是電子信息產業高速增長,并持續成為帶動我國工業發展的第一大產業。鋼鐵、機械、建材、化工等行業生產能力大幅度增長,也成為工業生產的重要支柱產業。
生產能力顯著增強,“瓶頸”制約不復存在,能源工業的發展,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源保障。
經過60年的發展,中國能源工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實現了創紀錄的飛躍。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由1949年的185萬千瓦,發展到2008年的7億多千瓦,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連續10多年穩居世界第二位。原油年產量由1949年的12萬噸,增加到2008年的1.9億噸,使我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五大油氣生產國。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0.32億噸,增長到2008年的27.93億噸,供給由短缺轉變為總量基本平衡;生產方式由手工作業和半機械化為主轉變為機械化、現代化為主。
高新技術制造業飛速發展,中國正成為世界高技術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并開始向研發制造基地轉型。
我國的高新技術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醫藥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術工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成為帶動我國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因素。2008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高技術工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6%,高技術制造業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二。計算機、移動通信手機、抗生素、疫苗等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00年至2007年,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年均增長38%。目前,國際市場份額已接近20%,居全球第一。
裝備制造業在推動我國工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
2008年,我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的比重達28%。其主要產品礦山設備由1949年的0.07萬噸增加到2008年的251萬噸;冶金設備由1950年的0.02萬噸增加到2008年的70.3萬噸;發電設備由1951年的0.2萬千瓦增加到2008年的13343萬千瓦。裝備技術水平和國產化率顯著提高,1000萬噸煉油設備國產化率已經達到90%;30萬噸合成氨和52萬噸尿素成套設備實現了國產化;水電設備生產技術由單機容量30萬千瓦提高到70萬千瓦;50萬伏直流輸變電設備實現了國產化;日產水泥4000噸至6000噸規模生產線的裝備國產化率達到90%;一些電解鋁、銅、鉛、鋅冶煉等的生產工藝已在逐步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東中西部地區工業經濟顯著增強,區域經濟結構在不斷調整中向協調發展推進。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東中西部地區工業均得到了空前大發展。2008年,東部沿海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現價工業總產值341717億元,比1952年增長1457倍;中部地區94405億元,比1952年增長1289倍;西部地區60126億元,比1952年增長1683倍。
2008年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8%,西部地區增長15%,分別比東部地區增速高2.9和2.1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工業總產值所占比重分別為19%和12.1%,比2000年上升了0.6和0.2個百分點,東部地區所占比重為68.9%,下降了0.8個百分點。區域經濟格局開始發生了一些積極變化,并向協調發展逐步推進。
工業企業百舸爭流
新中國成立初期至改革開放前,我國工業所有制結構的經濟成分基本上是單一的公有制經濟。1978年,在全部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占77.6%,集體企業占22.4%。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提出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和共同發展的方針,積極探索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多種經濟成分在市場經濟中競相發展。
國有企業在艱難探索中不斷發展,一批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成長壯大,多樣化的公有制實現形式增強了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國有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1952年,我國國有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56.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8.2億元,固定資產原值149億元。經過60年的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的艱難探索,國有企業朝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邁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步伐。2007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萬億元,比1952年增長765倍;實現利潤總額10795億元,比1952年增長382倍;固定資產原值110085億元,比1952年增長738倍。國有控制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國有經濟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中牢牢占據了主導地位。
私營企業從無到有、從受排斥到受保護,已逐漸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據第一次經濟普查資料,2004年末,我國共有私營工業企業90.3萬個,吸納就業人員3225萬人,占全部工業企業的比重分別為65.6%和34.7%;全部私營企業現價工業總產值49705億元,占全部工業的22.4%。到2008年,在我國私營企業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以上規模的企業已發展為19.2萬家,其中達到大中型標準的有7000多家。2008年,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80844億元,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16.3%。
股份制企業從試點到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煥發出無窮活力。
從上世紀80年代初試點開始,到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以后作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股份制企業逐步發展起來。1995年全國股份制(國有獨資公司、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私營股份有限公司)工業企業共有5559個,僅占全部工業企業數的0.1%。2004年全國股份制工業企業已發展到47.1萬個,占全部工業企業總數的34.2%;工業總產值達10多萬億元,占全部工業企業的45.2%;年末從業人員4015萬人,占全部工業企業從業人員的43.1%。2008年,規模以上股份制工業企業有20.7萬個,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57.6%;從業人員4010萬人,占全部工業企業從業人員的50.6%。
“三資”企業從萌芽試探階段到快速發展,已成為經濟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978年4月第一家港商投資企業在虎門落戶,拉開了“三資”企業發展的序幕。2008年,規模以上“三資”工業企業已發展到7萬個。規模以上“三資”企業共吸納就業人員2448萬人,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30.2%。2008年現價工業總產值14.8萬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29.7%,出口交貨值56331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70%。
企業組織結構不斷得到優化,中小型企業活力激增,大型企業集團發展壯大。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工業企業總體數量少,且以小型企業和個體經濟為主體。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企業數量不斷擴張,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一方面,隨著城鎮集體企業、鄉鎮集體企業以及非公有制企業迅速發展,小型企業數量激增。據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統計,2004年底,我國小型工業企業共有135萬戶,占全部工業企業總戶數的98%;從業人員達到5796萬人,占全部工業企業從業人員的62.3%;全年營業收入達到84304億元,占全部工業的38.6%。
另一方面,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一批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得到茁壯成長。2007年,我國工業企業集團已達1833個,擁有資產196341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的55.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6127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39.1%。大中小型工業企業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企業組織結構體系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