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龐東梅
在日前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所作出的表態贏得了世界眾多國家的稱贊。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在全球低碳經濟的發展方興未艾的背景下,如何實現我國經濟快速健康增長與氣候變化的和諧發展,成為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一道難題。
國務院參事、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馮之浚告訴記者:“如果不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科學發展,我國的資源能源將難以支撐,生態環境將難以承受,國家競爭力將難以提升,國家安全也將難以保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在反思危機暴露出的問題的同時,也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面對全球氣候變暖嚴重影響人類環境和自然生態,導致水資源失衡、農業減產、生態系統嚴重損害,對人類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以低碳經濟模式為基本內涵的發展模式成為了各國的首選目標。在經濟社會發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環境制約的背景下,低碳經濟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徑和戰略選擇,正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認同。當前,發達國家已經紛紛向低碳經濟轉型。
作為世界上唯一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工業化國家美國,基于為美國經濟長期發展提供動力,美國總統奧巴馬上臺以來,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與原布什政府相比發生了極為重大的轉折。馮之浚稱,美國與中國是全球前兩大排放國。我國是在1998年簽署并于2002年批準了《京都議定書》,當時的美國卻一直拒不承擔減排義務,因而也成為眾矢之的。美國政府提出了新的能源政策,中國減排的國際壓力也隨之大為增加。
馮之浚指出,由于發達國家大多數是低碳和清潔能源技術大國,它們很可能會利用減排指標、氣候變化稅、碳市場、碳信用等來主導全球低碳經濟革命和新能源市場,一方面限制發展中國家的所謂高碳商品和產業,另一方面通過提升全球環境貿易標準,實現其低碳產業壟斷全球市場的目的,最終從金融危機困境中實現所謂綠色經濟復興。
在應對碳排放問題上,我國還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和壓力,我國作為最大的新興發展中國家必須未雨綢繆,積極應對。
我國已經制定了“低碳經濟”的基調。“巴厘島路線圖”之后,我國推行低碳經濟、實現節能減排的步伐明顯加快。在“十一五”規劃中,特別提出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左右的約束性指標。2007年,我國政府發布實施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成為第一個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明確了到2010年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目標、基本原則、重點領域和政策措施。為了確保上述目標的順利實現,我國在調整經濟結構、發展循環經濟、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果。
而從我國經濟發展來看,我國面臨著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的重任。我國還處于工業化中期,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我國的能源需求將會進入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同時我國眾多的人口,給我國奠定了較高的碳排放基數,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會帶來能源消耗的增長。馮之浚還指出,在生產領域、消費領域和流通領域都處于高碳經濟的狀況,必然導致溫室氣體的高排放,產生一系列政治、經濟、外交、生態等嚴重后果。這些嚴峻的挑戰,使得我們必須把推行低碳經濟模式提到國家戰略層面上加以思考。
馮之浚稱,在我國新增的4萬億元刺激經濟投資計劃中,共有5800億元用于節能減排、生態工程、調整結構、技術改造等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項目。此外,我國在新能源技術領域也積累了一定的實力,拉近了與國外的距離。
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也有著自身的潛在優勢:一是減排空間比較大。我國目前的能耗強度和能源效率明顯偏低,通過結構調整、技術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徑,實現節能減排的余地較大。二是減排成本比較低。從國際上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規定每噸減排成本超過30美元,我國的成本大體在15美元。我國能源需求增長較快,符合減排條件的項目多,規模經濟效應非常明顯,有利于開展國際碳排放交易,吸引國際資金進入減排項目。三是技術合作潛力比較大。
馮之浚提出,我國在推進低碳經濟發展中,需要觀念創新、結構創新、科技創新、消費方式創新以及管理創新等。
低碳經濟方興未艾,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