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芋報道
2009年對于中國汽車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依然逆勢而上,創造著汽車業的奇跡,在國家拉動內需的一攬子政策的助推下,今年上半年,汽車銷售超過600萬輛,排名世界第一。
回顧我國汽車在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艱苦歷程,自主研發、自主創新成為汽車工業走向輝煌的助推器。曾幾何時,汽車企業都靠著“描紅”模仿求生存,大街上跑的汽車猶如“萬國博覽會”,唯獨看不到“中國制造”的身影。
這種痛苦的尷尬局面截至1953年,隨著“中國自己的汽車廠”一汽在長春奠基。1956年,國產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1958年,第一輛東風牌小轎車研制成功;同年,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下線;第一輛越野車研制成功……中國的汽車人不斷用“第一”夯實著自己的基業。
中國汽車工業走過的60年間,前20年并沒有取得飛躍式的發展,計劃經濟下僵化的體制束縛了汽車業發展的步伐。沒有自主研發,缺乏自主創新就好像斷翅的小鳥,無法展翅翱翔。
作為汽車工業龍頭企業的一汽早在1957年就先后研制了70余種車型和30余種機型12套換型方案,由于沒有自主權,直到30年后才開始批量生產新型解放牌汽車。原中國汽車工業公司總經理陳祖濤如是介紹。
改革開放讓中國汽車企業乘上了“東風”。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從簡單的模仿過渡到了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的模式,以推動產業的發展。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廣闊的消費市場使得中國成為了許多國外汽車廠商的選擇。同時,在吸引外資、成立中外合資企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了技術引進的進程。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內企業更多感受到無論是“模仿”還是后來的合資引進技術等簡單的“拿來主義”都不能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不利于企業長久發展。眾多企業開始打造屬于自己的民族品牌。1998年11月,令人矚目的民族品牌高檔轎車——全新大紅旗轎車在一汽隆重亮相。同月,天津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第50萬輛夏利轎車下線。而在此前的1997年,后來成為中國汽車民族品牌旗幟的奇瑞汽車宣告成立。
接下來更多民族品牌紛紛加入,長城、吉利等都積極地開拓著自己的市場。長城汽車在創業初期就曾走過模仿到自主創新的路,長城汽車副總經理商玉貴就曾對記者感言,自主創新才能使企業真正步入強企的行列。
近年來,車企紛紛加大了在自主創新方面的投入,也使得企業較上世紀產銷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中國汽車業的“三巨頭”中,一汽早在2007年就宣布計劃再投入130億元打造自主品牌。到2015年,一汽將建設4個轎車平臺,開發出50款自主品牌轎車車型。一汽2008年全年銷售各類整車153.3萬輛,較2000年的不到50萬輛翻了幾番。
上汽、東風的自主品牌整車建設也都有著清晰的規劃步驟:上汽分三期完成多級別全方位的發展;今年7月,東風集團第一款自主品牌轎車風神S30也已正式上市,成為東風進一步打造自主品牌的新起點。
車企在完善了自主知識產權與自主品牌建設的同時,不斷將規模壯大,同時將市場向海外開拓。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產品近年來的出口量不斷增長,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出口量每年都實現翻番,出口產品以自主品牌為主。近日,記者獲悉,長城汽車旗下炫麗、酷熊、哈弗5和風駿5四款車型先后獲得了歐盟WVTA認證。這意味著中國汽車首次能夠在歐盟國家無限制地自由銷售。
對于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汽車業界普遍充滿信心,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副秘書長傅培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是瞬息萬變的,縱觀汽車的歷史,多少年前全球市場曾經看不起韓國現代起亞、大宇,然而經過幾年后卻不得不刮目相看,如今中國企業也有著同樣的遭遇。
憑借著堅定的信念,中國汽車業在不斷創新中劈荊斬棘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之路。60年,是一個輪回,更是追趕世界,再次騰飛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