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報記者 王超
1949年8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艾奇遜斷言,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個中國政府必將碰到的第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他絕對沒有預料到,僅僅60年,我國已經從糧食援助國搖身一變成為了重要的糧食捐贈國。
不能否認的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吃飯問題確實困擾著整個中國。糧食總產量只有1.13億噸。而且基本上是靠天吃飯。據河北省深州市的馬素珍回憶說,化肥、農藥、澆地的機井一個都沒有,這些都是70年代的產物。家里的生產工具也是在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才買的。雖然一個村子的問題不能概括全國,但是當時農業生產條件的落后也足見一斑。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為提高糧食生產開始各種各樣的嘗試。尤其是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改革從農村開始發端,提高了農民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同時也調整了農業生產的結構,對整個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正是這一年,黨中央決定,從1979年夏糧上市開始,糧食價格提高20%,超購部分加價50%。
進入新世紀,國家對“三農”政策更是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國家財政對“三農”的支持前所未有。從2004年到現在,中央已經連續出臺了6個一號文件,最根本的或者標志性的變化就是取消了農業稅,對農民實施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強農惠農政策,這也使農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的農業裝備水平和農業機械化水平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4年開始實施的農業機械購機補貼政策,中央財政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從7000萬元增長到2009年的130億元,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農機工業的發展。截至2008年底,全國農機總動力達8.22億千瓦小時,是1949年的1萬倍;拖拉機保有量也達到了1949年的17.3萬倍。全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0.8%。
與此同時,科技也在農業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迄今為止,農業科技工作者們先后培育了主要農作物新品種、新組合1500多個,推動糧食單產從1978年的135公斤/畝提高到2008年的330公斤/畝。還建立了稻瘟病、棉鈴蟲等重大病蟲害和禽流感、口蹄疫等烈性畜禽疫病的防控理論、方法與體系,顯著降低了農作物病蟲害損失率和畜禽死亡率。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改革開放初期的27%提高到50%以上。
至2008年,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04公斤,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比1949年增加了195公斤,增長近1倍。經過60年的發展,中國糧食總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不僅基本解決了13億人的吃飯問題,保證了國內糧食安全,而且還為促進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
“所以從2006年起,中國不再接受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的無償糧食援助,并已逐步成為重要的糧食援助捐贈國。”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