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業“以市場換技術”的爭議一直未曾停歇,但現實表明,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合資歷程后,即便是上汽這樣通過技術引進模式獲得較強自主開發能力的企業,也是建立在豐富的合資經驗基礎之上。
2004年8月12日晚8點,近年來最強的14號臺風登陸浙江溫嶺。肆虐的海風裹挾著暴雨拼命地撕咬著吉利寧波基地,整個廠區一片沉寂,唯有廠區門口附近的一棟小樓里還閃爍著幾盞燈光。
這一天,距吉利副總裁安聰慧下達的 “8月20日必須拿出遠景的33個總成”的最后期限只有8天。
華福林,吉利汽車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技術部部長,吉利遠景項目的總負責人。這位頭發有些稀疏的老人,正是大學畢業后在一汽變速箱車間呆了一年多的那位“年輕人”。之后,華福林先后任一汽汽車研究院的副總,兼轎車所所長,成為底盤技術專家。
“我是2004年3月2日來的工廠。剛一到,安總就交給我一個任務,開發FC-1(遠景的內部代號)。”已經從一汽退休的華福林來到民營企業吉利,繼續發揮著余熱。
接到任務,華福林掐指一算,只有短短五個多月的時間;手下的研發隊伍——除了幾位像自己這樣的外聘人員,其余18人都是清一色的大學應屆畢業生。“當時我差點暈過去。”
被稱為“描紅”的開發持續了五個多月,到8月18日,FC-1的33個總成總算一個不落的開發出來了。
在李書福1997年“買殼”進入汽車業的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安徽蕪湖也豎起了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另一面大旗——尹同躍創立的奇瑞汽車。
從一汽大眾出走,自嘲從“偽軍”投奔到“抗聯”(尹把合資企業和做自主品牌企業戲稱為“偽軍”和“抗聯”兩個陣營)的的尹同躍,在創業初期時曾說過,“沒有自主創新就沒有奇瑞,更沒有奇瑞的未來。”
2000年,72歲的陳祖濤給江澤民同志寫了一封長信,認為中國汽車業一定要抓住最后的5年時間調整產業政策,取消目錄等審批制度,鼓勵國外資本和民營資本進入汽車工業,否則中國汽車工業會錯失良機。
中國即將入世。根據中國與WTO達成的入世協議,汽車制造業將有6年的保護期。當社會上對加入WTO、放開后的中國汽車市場能否抵御外資新一輪更猛烈的“入侵”存有疑慮時,李書福們卻得到了造車的合法身份。“不加入WTO,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吉利。”在紀念中國入世五周年之際,李書福說,加入WTO了,國家才同意吉利生產汽車,吉利汽車才有可能走遍全世界,才可以在全球市場自由發揮,自由競爭。
奇瑞和吉利這些自主車企的加入,給中國車市帶來了“鯰魚”效應。
2009年7月22日,“三大”中東風集團的第一款自主品牌轎車,風神S30正式上市。“這只是東風自主品牌的開始。”按照東風乘用車第一個中期事業計劃,東風還將開發出三個車型平臺,未來五年要到達銷量30萬輛的規模。
一汽也有類似的規劃。早在兩年前,一汽便宣布計劃再投入130億元打造自主品牌,到2015年,一汽將建設四個轎車平臺,開發出50款自主品牌轎車車型。
上汽的自主品牌整車建設也已經有了一個更為清晰的規劃步驟:一期開發生產經濟型、中級和中高級系列轎車及變型車;二期主要生產中級及中低級轎車系列及其變型車產品;三期重點發展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
六十年,彈指一揮間。“‘十一’閱兵式上將選用我們自己的汽車。”面對即將到來的國慶大典,張小虞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在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今年4月發布的一篇名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技術開發模式比較》的研究報告中,分析師把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技術開發模式分為四類:第一種是通過合作和模仿的自主的開發模式,以奇瑞、一汽、海馬汽車為代表;第二種是以上汽為代表的技術引進模式;第三種是另一種自主開發模式,及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跳代發展模式。
這份研究報告表明,通過與通用合資組建的上海泛亞技術研究中心、收購英國羅孚及韓國雙龍,讓上汽迅速迅速縮短了自主研發的過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