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張白紙,到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已連續數月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改革開放是中國汽車工業實現現代化的發動機、加速器。但這歷程并非一路坦途,甚至飽受非議。時至今日,有關“市場換技術”的初衷是否實現的爭議,仍在業界激蕩。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沒有開放的市場,就沒有現代化的中國汽車工業;沒有合資的鋪墊,自主創新的大潮也不會來得如此洶涌澎湃。
新中國建國六十年之際,對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進步略做梳理,不難發現實現的路徑有三條。第一條是通過合資合作的自主開發模式,以一汽、東風、廣汽這些大型國有汽車企業為代表。一汽在與豐田、馬自達的合資合作過程中,“復活”了“紅旗”,這一象征民族精神的自主品牌。第二條是以上汽為代表的技術引進模式。通過與通用合資組建的上海泛亞技術研究中心、收購英國羅孚及韓國雙龍,讓上汽迅速迅速縮短了自主研發的過程。第三條是以奇瑞、吉利等“草根”自主車企為代表的模仿式自主開發模式。不可否認,創業之初的奇瑞和吉利們或多或少都帶有“模仿”的痕跡。但十多年過去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他們已經形成了屬于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技術開發體系。
比較這些路徑,各有長短,評說不一;但無論如何,歷經建國六十年、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中國汽車工業已不再是全球車業制造基地的單純扮演者。在新能源革命來臨時,機遇再次降臨。中國汽車工業技術的下一次全面躍升還需要再用五十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