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攻
編者按:
目前,青島擁有2個中國世界名牌產品、36件中國馳名商標、68個中國名牌產品,馳名商標總數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中國名牌數量僅次于上海,位居全國第二位。
在青島城市發展的百年歷史上,城市和品牌共生共榮,相輔相成,相映生輝;隨著青島城市品牌形象不斷提升,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使得青島企業品牌獲得了巨大溢價和增值,而企業品牌的發展又為青島城市品牌增加了豐富內涵。
青島的歷史,在一定層面上也是品牌的歷史。
第19屆青島啤酒節是8月30日晚上落幕的。
9月1日上午,CBN記者在入住的酒店大堂發現,新入住客人的房價竟然比數天前記者入住時低了近三成。
大堂服務員告訴CBN記者,隨著啤酒節的落幕,入住客人明顯減少,與此前需要提前預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酒店開始出現空房。
在啤酒節之后,記者入住的酒店門前停了幾輛出租車,他們開始“趴活”。而在啤酒節期間,出租車司機選起了客人。
作為一個節慶活動,啤酒節竟然能夠影響到一座城市的運行。而節日期間聚集了巨大的客流和商機,對青島市的經濟貢獻超過了兩個“黃金周”。
“什么是品牌?啤酒節就是青島一個重要的品牌。這個品牌今后還將賦予更多的內涵。”青島市經貿委副主任、經濟運行局局長宋繼寬告訴CBN記者。
正是有了青島啤酒這一品牌,才使得青島啤酒節具備了“物質基礎”。也正是有了青島啤酒、海爾、海信、青島港這些知名品牌,才成就了青島這個品牌城市。
青島啤酒:青島乃至全國的名片
青島啤酒無疑是青島啤酒節最大的贏家。說到青島啤酒節,誰都會想到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集團董事長金志國告訴CBN記者,啤酒節每年給青島啤酒帶來的效應相當于投放3000萬到5000萬元廣告產生的效果。
步入位于青島市文登路56號的青島啤酒廠,首先看到的是一座“100”字樣的雕塑。它默默地提醒著每一位到訪者,青島啤酒在2003年就度過了自己的百歲生日。
1903年,德國《釀造者及酒花報刊》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據青島(中國)《德亞瞭望》報道:青島的啤酒消費者將聽到,我們又有了一個新進展,這就是在青島從無到有,釀制好的啤酒。因為,這里有很好的泉水。”
就是在該年,德國商人在青島建立了日耳曼啤酒青島股份公司,成為今日青島啤酒的前身。
1906年,誕生僅兩年的青島啤酒遠赴歐洲,參加德國慕尼黑國際啤酒博覽會并一舉獲得金獎。
盡管青島啤酒是由洋人一手創建的,但根植于中國大地上的青島啤酒還是讓一貫仇洋的慈禧太后頗為得意。她不僅將青島啤酒作為賜品賞賜官員,更將獲得金獎的消息詔告天下,以“盡顯大清國威”。
敘述這段歷史,意在說明,在那個年代,青島啤酒已經具有了“名片”的意味。
“國家經濟的空前強大,離不開一批叱咤國際舞臺的企業的支撐,離不開在世界具有廣泛影響力品牌的支撐。可以說青島啤酒完整地走過并見證了新中國60年的奮進歷程。”
金志國這樣告訴CBN記者。
建國后,青島啤酒第一仗是種啤酒花。
1950年,美國商務部宣布對運往中國的一切貨物實施許可證管制辦法,甚至禁止美國船只開往中國。被譽為“啤酒之魂”的啤酒花是釀造啤酒不可或缺的關鍵原料,而當時這些原料一直依賴進口,經濟封鎖和禁運導致原料供應不能滿足生產的需求,而且價格也很高。
就在該年,青島啤酒廠在當地李村試種了32畝啤酒花,獲得成功,中國土地上種出來的啤酒花和歐洲、美洲土地上種出來的啤酒花相比毫不遜色,青啤的這項創舉結束了啤酒花全部靠外地供應的歷史,當年啤酒產量大增,達到4077噸。
1964年,中國叫響了一些至今耳熟能詳的口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學習的高潮,僅在2月份就誕生了“工業學大慶”和“農業學大寨”的口號。1963年,已經有雄厚基礎的青島啤酒在全國評酒會上榮獲金獎,當時的輕工業部注意到青島啤酒不僅質量好,而且消耗低、成本低,便決定在1964年的唐山會議上提出“啤酒行業學青島”的口號。
但青島啤酒在當時畢竟是一個“奢侈品”,也不具有“政治意義”,所以,它也無法上升到更高的高度。但它對整體國民經濟的貢獻,卻不可小視。
新中國建立后的很長時間里,國家的基礎建設亟須大量的外匯,而僅青島啤酒批量出口賺取的外匯,竟然占到了全國出口創匯的2%。
1967年,國家計委和國務院財貿辦公室發文,批準青島啤酒廠出口啤酒的增產措施,使年產量由1.9萬噸增至2.6萬噸,產品主要用于出口,青島啤酒從此真正成為了“國家的”企業,投資、生產、經營、管理和銷售等等,一切都被納入到國家統一計劃體系之下。
而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啤酒工業已經迅速崛起,啤酒市場競爭已初顯端倪,但青島啤酒由于產量低、出口量大,擔心如果進行廣告宣傳會無貨可供失去信譽,因此在1980年至1989年的10年間,青島啤酒基本沒有開展廣告宣傳。
青島啤酒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3%,下滑到3%左右。
1993年是青啤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不僅因為這一年是青島啤酒的90年大壽,更因為這一年青啤抓住了一次改革開放帶來的重要發展機遇——完成股份制改造,成功在香港、上海兩地上市。
國家的改革開放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這為青島啤酒提供了上市的機遇。當時中央要選擇幾家國有企業到資本市場融資,目的就是為了搞活企業。國務院最終選擇了9家國有企業,包括上海石化、北京人民印刷、天津渤海化工、江蘇儀征化纖、昆明機床、馬鞍山鋼鐵、東方電機和青島啤酒,這些企業當時都是當地比較有影響力的企業。
1993年7月15日青啤公司H股股票在香港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8月27日,青啤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一晃又是10年。2003年8月15日,青島啤酒迎來了自己的百年華誕。在百年慶典時,青啤人用數字100做了一個紀念雕塑,把“1”放在上面像一個箭頭一樣,預示著新的100年還要再發展,而“00”表示的是新百年的青啤歸零,從此100歲的青啤又變回到了1歲。
海爾:“新勢力”的代表
如果說,青島啤酒作為一個百年品牌,更多代表的是青島的“歷史”,那么上個世紀80年代崛起的海爾則是“新勢力”的代表。
創業于1984年、成長于改革開放中的海爾集團,現在已發展為中國家電第一品牌,品牌價值803億元,連續7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第一名。去年,海爾實現全球營業額1190億元,利潤增幅超過銷售收入增幅的兩倍。2009年,海爾持續保持健康發展。2009年1-6月份,海爾集團收入增長與去年持平,利潤大幅增長,預計全年利潤增幅將達到20%左右。
海爾的創業史,反映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家電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中國市場走向全球市場的一個縮影。
1984年,35歲的張瑞敏,擔任了海爾集團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的廠長。青島電冰箱總廠是一個集體小廠,當時虧空147萬元。這在當時,對一個小廠里說,可以說是生死存亡之際。
那一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市場需求迅速上升。
在這種形勢下,海爾引進了德國利勃海爾公司電冰箱生產技術、設備、標準。張瑞敏在中國企業里最早提出并制定了名牌戰略,確定了“起步晚、起點高”的原則。
引進先進的技術后,張瑞敏狠抓內部管理,使工廠走上了正軌,1984年制定的“不準在車間大小便”等“13條”管理規定,是這一階段艱難起步的真實寫照。而張瑞敏1985年砸毀76臺質量不合格冰箱的“砸冰箱”事件,則是他狠抓質量創名牌的標志性事件。
1985年12月的一天,張瑞敏收到一封用戶來信,反映生產的電冰箱有質量問題。張瑞敏帶領管理人員檢查了倉庫,發現倉庫的400多臺冰箱中有76臺不合格。張瑞敏隨即召集全體員工到倉庫開現場會,問大家怎么辦?
其實,張瑞敏早就主意已定:砸掉它們!張瑞敏宣布,誰干的誰來砸,并掄起大錘親手砸了第一錘。
“目的就是告訴大家:只能干合格的產品,只能干完全符合標準的產品。不是說通過‘砸冰箱’產品就沒有問題了,而通過‘砸冰箱’樹立一種質量觀念,以后企業再推行質量管理,大家很容易接受高質量標準和要求。”張瑞敏日前告訴CBN記者。
海爾的名牌戰略很快在市場上收獲了成果:1988年海爾獲得了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國優金牌;1990年獲得了中國冰箱行業第一枚國家質量管理獎金馬獎;1991年入選首屆“中國十大馳名商標”;這標志著海爾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逐步成長為國內著名的企業和馳名的品牌。
“從品牌這個角度上來講,我們一開始就確定要創品牌。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品牌,只能給別人打工,在價值鏈當中只能在最低端,企業也可以生產,但是不可能真正的發展。一個國家沒有品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可能有很大的問題。所以品牌對一個企業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張瑞敏日前告訴CBN記者。
上個世紀90年代期間,是海爾規模擴張迅速發展的階段。張瑞敏帶領海爾迅速擴張,并從“市場創新”層面上升到了“管理創新”高度。
1991年,海爾集團成立,進入了多元化發展戰略階段。1992年5月,鄧小平南巡談話發表,要求改革開放“膽子要再大一點,步子要再快一點”。
張瑞敏抓住機遇,在青島東部建立了海爾工業園。海爾集團在隨后幾年迅速擴張,先后兼并了18家虧損企業,并通過移植海爾管理使其盈利、發展。企業多元化經營的規模得到空前擴張。
同時,上個世紀90年代末至今,也是海爾開拓國際市場、創全球化品牌的階段。張瑞敏帶領海爾“走出去”,從“中國品牌”發展為“全球化品牌”。
目前,海爾已初步搭建了一個“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全球化運作的網絡,在美洲、歐洲、南亞、中東非、亞太、東盟的六大海外區,建立了“三位一體”(即當地化設計、當地化生產、當地化銷售)的基本架構,基本實現了全球化的戰略布局。
張瑞敏設計的“三步走”戰略,也就是走出去——出國創牌;走進去——成為本土化企業;走上去——成為當地的世界名牌,現在正在進入“走上去”階段。
現在,“海爾”雖然已經成為世界級的名牌,但與共和國同齡的張瑞敏還有著“夢想”。
他告訴CBN記者:“我的夢想就是海爾一定要成為一個世界名牌,而且希望它將來不僅僅是能生產一流的產品,更重要的是培養出一流的人才,這才是我真正夢寐以求的。”
走向大品牌
青島成為品牌城市,政府無疑是重要推手。
品牌中國產業聯盟主席艾豐在上月于青島舉辦的中國品牌節上說:青島是全國最早提出“打造品牌戰略、發展品牌經濟”的城市,歷屆市委、市政府都重視和積極推進“品牌興市”的戰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今天他們的品牌戰略已經從經濟領域逐步滲透到黨政機關以及社會諸多領域,實現了“點、線、面”的全面發展。不僅優化了城市發展的軟環境,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而且更好地落實了“執政為民”的思想,推動了品牌經濟向品牌城市的跨越。
青島市副市長吳經建告訴CBN記者,青島成為公認的“品牌”之都,究其原因,可以概括為兩句話:“政府的領導認識早”、“一以貫之”。
他說,青島市政府的領導早就發現像青島這樣資源匱乏的城市,必須尋找自己城市特色的戰略化思維,品牌就是我們挖掘城市特色戰略資源的
一個最優選擇。另外,我們確立了品牌發展戰略之后,一直把發展品牌作為城市發展中心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從來沒有改變過。
據吳經建介紹,在品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市委、市政府號召每個企業都要把目標放在創品牌上。通過大張旗鼓地宣傳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建立爭創名牌的激勵機制,表彰獎勵創國家獎項的企業和有功人員。2005年以來,市政府用于這些獎項的支出就達1.8億元。
青島市政府開始有創牌意識,應該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青島市經貿委副主任宋紀寬介紹說,當時市場的供求關系是供小于求,只要有東西就不愁賣。從那時起,政府就感覺,隨著改革開放,物資會逐步豐富,必然形成供大于求,到時比的不是產品的數量,而是質量,政府為了讓企業意識到質量的重要性,提出了一個“創金花”活動。
青島“金花”其實就是青島名牌的前身。其內涵就是,在產品銷售沒問題的情況下,要重視質量。
“當時我們搞了規劃,列了37個產品,作為青島培育的重點產品。當時資源還掌握在政府手里。像技改,政府是有資金來支持他們的。像生產資料是比較缺乏的,比如水、電、煤、鋼材,政府利用自己掌握的資源向那些產品傾斜。”宋繼寬告訴CBN記者。
現在,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倡導下,繼一批制造業產品名牌之后,一批商業名牌、服務業名牌、交通運輸業名牌,乃至政府機關名牌和社區名牌,已呈“千樹萬樹梨花開”之勢。青島也正沿著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經濟,再到世界級品牌城市的道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