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相機企業注冊地址:上海松江區中山東路70號
上海海鷗照相機有限公司在全球經濟變化的新形勢下,通過運用集團發展模式,有效整合形成核心能力的各種資源和系統,不斷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不斷形成產業新的思路與定位,不斷帶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形成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能,從而使企業走上了一條應市場之變而變的發展之路。
該公司原是以傳統照相機制造為基礎的制造企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開始從傳統照相機產業蛻變,企業建立了市場快速響應機制,加快新產品開發速度,重點帶動相關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裝備的研究與開發,尤其在自主知識產權上不斷嘗試,逐步形成向以光學制造為基礎,以信息數碼技術為支柱,以部件制造業為支撐的多元化生產制造企業。已擁有光學、數碼、立體等方面的幾十項專利技術。并形成以下大類產品:采用信息數碼新技術的光學制造產品;采用著色新技術的有色特種玻璃產品;運用傳統制造優勢的配套(部件)產品。優勢,又具有時代特點,因而前景良好。因此將數碼技術應用于傳統光學產品將成為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海鷗品牌代表行業形象,是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國內唯一一家具有開發、生產制造各類單反相機、數碼相機、立體相機、全自動相機及各類照相器材的影像器材制造企業,已累計生產2066萬臺,產品遠銷美、德、英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鷗目前擁有市級開發中心,形成了數字軟件、電路光學、感光等11個開發版塊,具備CAD設計開發和CAM輔助加工能力,并從日本、德國引進了先進的精密沖壓、精密壓鑄、精密涂裝、先進的設備,引進了國外先進的裝配流水線及技術與專利,近年通過與日本美能達、美國柯達公司等跨國公司建立合資企業,形成了國際相機制造轉移載體,形成了雄厚的產品設計生產和成品裝配能力。
海鷗立足跨越式發展戰略,構筑了傳統、數碼、立體三足鼎立的產品格局,建立了世界一流的數碼相機生產基地,成為國家高科技產業化示范工程,形成了數碼打印紙翻拍儀、印章鑒別儀等數碼產業鏈,形成了向信息化產業滲透產業新平臺;海鷗集40年傳統照相機制造經驗,在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工作中,開發形成了中國照相機制造最高水平的單鏡頭反光系列相機和全自動平視取景照相機系列、雙鏡頭反光照相機系列,立體相機及多款定焦、變焦鏡頭;公司還生產照相器材、有色光學玻璃、感光材料、箱包、健身器、光學飾品等其他產品。
海鷗一直以代表中國照相機工業制造水平而著稱,目前采用全球貿易質量戰略ISO9001:2000版國際標準,形成從市場調研、開發設計、原料進廠、生產制造、售后服務的體系化,并于1998年成為國內同行業中首家也是唯一通過ISO9001認證的企業。海鷗以“創造新的市場滿足顧客潛在的要求和服務”為質量方針,年新產品更新率達到37.8,成品開箱率99.8,顧客滿意率達到95.3。
“海鷗”商標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從1992-1995年海鷗牌相機連續四年榮獲全國最暢銷產品金橋獎。1995年獲中國名牌最佳品牌、全國用戶滿意企業,1996-2001年獲上海名牌產品六連冠,均獲全國市場民族品牌照相機類市場占有率第一名,二OOO年被市監局評為市場免檢產品。
海鷗在進口相機充斥中國市場的形勢下,以創建中國數碼影像第一品牌為目標,構筑了內外銷兩大體系,作為首家出口國外的相機企業,海鷗近年搭建了海外營銷戰略品牌,出口創匯大幅度增長。由海鷗生產加工及合資企業共同生產的產品出口從100萬美元提高到近億美元,尤其是數碼相機的大量出口,僅2001年實現出口數碼相機21萬臺,提升了海鷗產品的國際形象,為中國人擠入世界照相機市場做出貢獻。在國內市場海鷗從單一品種形成了上百種的產品品種,產品銷量不斷增長,從而擋住了進口相機的沖擊。
海鷗按照市府提出的構筑與上海大都市相匹配的產業體系要求,以創建中國數碼影像第一品牌為目標,致力于通過股份制改造,借資本之力進一步加快傳統照相機向AF及非球面鏡片等高科技領域發展,并重點推進數碼照相機及產業鏈,提高海鷗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實現江澤民同志的殷切囑托:海鷗展翅,飛向世界!
五十年代
58-I型 這架照相機是1958年1月由剛成立的上海照相機廠生產。是按德國1938年生產的“徠卡”ⅢB型照相機仿制而成的。58-I型的生產標志著中國照相機工業開始形成,因此具有“零的突破”之劃時代意義。
主要生產年份:58-59年,共生產1198架
主要功能:4片3組天塞型鏡頭,F=1:3.5 f=50mm,橫走式幕簾快門,速度分T門、B門,1-1/1000秒;自動測距,自動停片,自動記數;M39*1螺紋接口
價格:12000元左右
58-II型 該機是58-I型的改良型。1959年正式投產。最大的改進是將測距窗與取景窗合并成一個系統,并增加了X閃光同步結構。主要生產年份:59-62年,共計生產11888架
價格:1000元左右
六十年代
203型
這是以“上海”命名的最后一部120折疊式照相機。是202型相機的升級產品。當時是最暢銷照相機產品之一。
205型主要生產年份:1964-1977年,共計生產311446架,1965年首次出口。
205型
該機鏡頭F=1:2.8,f=50mm,鏡間中心快門,速度分為B門,1-1/300秒,有x閃光同步及自拍機構,雙影重疊式測距,光學取景有消視裝置,卷片快門上弦聯動,自動計數,機身采用鋁合金壓鑄成型。65年投入生產,69年結束生產,共計制造1809架,1969年3月支援內地移交江西光學儀器廠生產。
七十年代
東風相機
該相機1969年以瑞士哈蘇勃萊德500c型120單反光照相機為藍本設計制作的。當時定名6920型(意為國慶20周年),
東風相機后改為東風牌照相機。東風照相機由鏡頭(含快門)、機身、后背(暗盒)三大部門組成。東風配套鏡頭有標準鏡頭(f80mm/F2.8),廣角鏡頭(f50mm/F4),中焦鏡頭(f150mm/F4)三種,其成像質量可與哈蘇鏡頭媲美。鏡頭內裝有康盤機械式鏡向快門,速度為B門,1-1/1000秒,有自拍機及XM向光同步,整個鏡頭上還有景深預測桿,景深距離直接指示。EV值數據指示環等。機身除有一套卷片機、取景、測距裝置以外,還含上下二片的輔助快門和反光板可隨時翻起鎖住。暗盒可以從機身上隨時卸載,可裝不同感光度的黑白及粉色照片,每個暗盒均可自動記數,自動停片。主要生產日期為70年-73年,合計生產97架,因物超所值,生產數量極少,它已成為世界級收藏家們的“寵物”。在新加坡舉辦的中國古舊相機的拍賣會上,一臺東風相機最后成交價為11萬元。
紅旗相機
該相機于1973年我國生產的第一架仿德國萊卡M3型平視取景照相機,定名為“紅旗20”。照相機配套鏡頭有標準鏡頭
紅旗相機(f50mm/F1.4),廣角鏡頭(f35mm/F1.4),中焦鏡頭(f90mm/F2),三款配套鏡頭均為高素質的頂級鏡頭。取景采用大倍率亮框取景器,并設計了卡基線雙像重合式測距器,卷片采用快速裝片機構,快門速度最高為1/1000秒。頂蓋上毛澤東手書“紅旗”二字。
主要生產日期為73年-79年,合計生產271架,逐步成為世界各國相機收藏家竟相尋覓的對象。
從美國每年公布的相機收藏價格指南藍皮書上獲知一套“紅旗20”相機價格已躍為10000美元。
八十年代
KJ相機 該機采用手拉機械式鏡后程序快門。攝影時根據具體照明條件用手調節好EV值調節環,相機上有七檔可調節,自EV9至
KJ相機EV15。鏡頭F=1:2.8,f=38mm,感光度ASA50,100,200三種。該機是一架體積小,重量輕、鏡頭視角廣、結構可靠、使用簡單方便的照相機。
生產日期:82年-87年
KE相機 1983年該機在KJ型相機基礎上,采用硫化鎘光敏元件控制曝光。它是我國第一代用光敏元件
KE相機來控制快門時間的照相機。EV5至EV17,由于電子元氣件的穩定性等問題合計生產161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