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建強
下半年央行貨幣政策要“動態微調”了,7月份銀行新增貸款只有3600億元,那么是否意味著銀行對房地產企業貸款全面緊縮了呢?不是。銀行安身立命之本就是放貸獲利,只是銀行出于資金的安全性、收益性考慮,從來都“嫌貧愛富”。
在政策趨緊的下半年,銀行依然會對優秀的房地產企業敞開供應資金。近日,萬科發布公告宣布與建設銀行達成協議,建行將給予萬科500億元規模的授信。截至目前萬科總資產是1200億元左右,持有現金270億元左右,建行500億元授信接近萬科總資產的一半,這將極大改善萬科的資產結構和資產收購能力。
而萬科的融資還沒完,銀行授信之后還有股權融資。8月27日,萬科發布公告,擬通過公開發行的方式增發不超過現有股本8%的股份,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凈額不超過人民幣112億元的資金,這也是房地產行業規模最大的再融資方案。
除了萬科,金地獲得了工商銀行300億元授信,股權融資40億元方案也獲得通過;央企背景的保利地產除了母公司的強大資金支持外,在證券市場非公開募集78億元資金獲得證監會批準……大房地產公司獲得了大規模的銀行授信,又要進行大規模的再融資,這使得本來實力就非常強大的公司更是如虎添翼。而反觀全國6萬家房地產企業,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數量的龐大性和資金的有限性,決定了這些公司不會受到銀行和股市的垂青。這也決定了當前我國房地產業的融資是非均衡的,優質資源越來越向實力強大的公司聚集。
為什么大型房企熱衷于圈錢呢?一方面每個企業都認同錢多不壓身,只要有機會,現金多一些總歸是沒錯的。而更為重要的原因是,萬科、金地、保利等大型房企在拼命“收集子彈”,目的是進一步在全國攻城略地,搶占下一輪的發展先機。
毫無疑問,上半年樓市經歷了一波快速發展的行情,其發展速度甚至超過了2007年。市場規律不止一次地告誡我們,樓市不會持續單邊上漲。當這輪樓市發展的基礎——流動性過剩不再時,樓市的調整終將來臨。那么去年僥幸逃脫破產命運的那些中小房地產企業又可能要面臨選擇了,要么做強做大,擠入行業發展前列;要么尋找婆家,賣個好身價。因為今后樓市發展的趨勢必然是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樓市“馬太效應”越來越強。市場競爭能力強的企業獲得融資的機會和規模更多,而融資規模大小又決定了企業獲得土地資源的優劣與多少。
以萬科為代表的大型房企目前正積極融資,具有央企背景的房企同樣實力雄厚,這構成了今后全國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格局。
。ㄗ髡呦瞪虾R拙臃康禺a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