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宋菁
高庫存的壓力正在迫使中石油、中石化增加柴油出口。
海關總署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單月,中國出口柴油42.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1.4倍。
兩大公司出口激增的背后,是超過1300萬噸的成品油庫存。
“需求的恢復速度遠遠遜色于產能釋放的速度,”茂名石化一人士8月25日表示,該煉廠8月的負荷率已超過95%,成品油尤其是柴油的銷售狀況卻并未出現同步增長。
廣東一家大型成品油貿易商8月25日說,雖然市場傳言成品油價格可能在8月27日左右再度上調,但由于顧慮需求狀況,“貿易商們提貨相當謹慎”。而此前數月,貿易商們“囤油待漲”的投機需求曾是推動成品油市場銷售好轉主要力量。
內需不足倒逼出口
海關統計顯示,1-7月,中國出口柴油257萬噸,同比增長了9.2倍;同期柴油出口額為11.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8倍。
東盟、香港、巴拿馬是成品油出口的主要市場,對這三個市場的出口約占中國同期成品油出口總量的75%。
“雖然出口漲幅驚人,出口的絕對量還是相對有限。”廣東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8月25日表示,去年同期的基數處在低位需要考慮。
去年此時,正值全球油價的最高峰,中石油、中石化曾大幅減少出口、增加進口,以確保北京奧運會期間成品油的正常供應。中國的成品油貿易量,主要依據國內市場的供求情況做適時調整。
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舜8月25日透露,據其了解,中石油、中石化今年已經斬獲加工貿易的柴油出口配額共計150萬噸,遠遠高于去年僅20萬噸的配額數。
“從1-7月257萬噸的出口數字判斷,近期政府可能已經增發了新的出口配額。” 廖凱舜猜測,即使目前還未增發配額,近期也可能增發。中國每月的柴油出口量中,約有十幾萬噸出口來自保稅倉的中轉出口,并不消耗出口配額。
息旺能源此前預計2009年中國的柴油出口會在32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大約4倍。“現在看來,這一估算還是偏低。”廖凱舜指出,從前7月的出口形勢判斷,全年柴油出口可能超過400萬噸,受配額制約,預計下半年出口將有所放緩。
該機構測算,以當前價格,加工貿易項下的柴油出口,煉廠每噸的利潤僅比國內銷售略高60元人民幣,一般貿易項下的柴油出口,利潤甚至低于國內銷售的利潤。
“盈利的預期顯然不足以推動出口激增。”廖凱舜表示,是國內柴油銷售的不順暢,讓中石油、中石化嘗試適度增加出口,緩解持續高位的庫存壓力。
庫存壓力
中石油、中石化的成品油庫存數在今年6月、7月持續出現大幅反彈。
根據坊間披露的數據,6月的柴油庫存環比增長了15.7%,汽油庫存下降1.2%;7月,汽、柴、煤油庫存合計上升7.5%。
根據新華社此前的報道,2月末,兩公司的成品油庫存數為1485萬噸,達到超高水平,3月、4月這一庫存分別環比下跌了6.13%和15%。
據此估算,截至7月末,兩大公司手中的商業庫存應該超過1300萬噸,處于高位水平。
庫存反彈的背后,是成品油產量激增的同時,需求卻未能跟隨同步復蘇。
茂名石化人士表示,該煉廠5-6月已經開始滿負荷運轉,8月開工率略有調低至95%。“這一開工水平雖然較去年同期超負荷的加工量仍有差距,情況卻已較1-2月份明顯好轉。”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使得煉廠利潤處于較為理想的水平。
就在7月,中國的柴油產量創下了月度產量的歷史新高水平——7月份中國生產柴油1285.4萬噸,環比增加7.74%,同比增長9.01%。
有知情人士8月25日告訴記者,兩公司總部已經給煉廠下發了新要求,煉廠若未執行生產計劃,多生產出來的成品油,集團將不再以出廠價收購,而是以市場價進行收購。“公司希望適度壓制煉廠產量,緩解庫存壓力。”
對比鮮明的卻是,柴油需求仍然低迷。
在香港上市的大型成品油中間商光匯石油一人士告訴記者,3月下旬以來,受成品油零售價上調預期影響,貿易商們拿貨積極,部分客戶甚至一次就采購平時一個月的采購量。不過6月第二周開始,終端市場銷售的不順暢,以及漲價的兌現,導致貿易商們減少入貨量。
他透露,雖然市場盛傳成品油零售價格可能在8月27日左右上調,“上調幅度甚至會高于此前調整幅度。”但是,貿易商們的提貨量卻并未如預期出現猛增,“上周的后半周,不少貿易商開始略微補充貨量,但是補的量不大。”
工業用油和交通用油萎縮更為明顯。
上述茂名石化人士說,珠三角的柴油超過30%是直接由工廠消耗,50%用于與出口相關的物流運輸。而眼下,廣東地區乃至全國的進、出口仍然在負增長區間,“華南區域的柴油需求難言復蘇”。
中石油、中石化成品油的銷售已經連續數月呈現環比下降,7月兩公司銷售量就下降超過10%。
廖凱舜預計,即便考慮市場的投機需求,下半年柴油供過于求的狀況已經難以改變。該機構預判,2009年國內的柴油消費量將同比減少3%;而全年的表觀消費量將同比下跌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