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艷 制圖 吳尚楠
膠著已久的鐵礦石談判終于打破僵局。昨天,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簡稱中鋼協)宣布:以寶鋼為代表的中國鋼鐵企業與澳大利亞新興礦業企業FMG公司達成半年期合同定價,價格降幅大于此前三大礦山企業與全球其他主流鋼廠達成的長期協議價降幅,并在銷售中實行“一個價格”。
全球主要新興礦企首次現身價格談判,區別于“首發價”的中國價格,半年期定價,“一個價格”銷售……此次談判中出現的這些新跡象,讓業內人士多少看到了“中國鐵礦石進口新模式”初步的特征。
■協議內容
澳方降價中方融資
FMG公司承諾銷售給中國鋼企的鐵礦石實行“一個價格”,即粉礦干基離岸價每噸度(為計算礦價時采用的一個品位價格,即每噸礦石的含礦純度)94美分,塊礦干基離岸價每噸度100美分。合同有效期為200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作為上述協議的一個后決條件,中國金融機構將以FMG可以接受的條件,在2009年9月30日之前為FMG完成總額在55億至60億美元之間的債務融資。中方在協議中保證:如果2010年的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需要進行,則優先與FMG談判。
■各方態度
中鋼協:不會再吃虧了
“FMG承諾銷售給中國的鐵礦石實行一個價格”,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昨天表示,“這是我們談判爭奪的重點。”此舉意味著民營、國企、大企業、小企業同礦不同價,倒爺四處跑,大鋼廠依靠倒貨賺錢的狀況未來將有所改觀。
“日本有兩個價嗎?中國在這方面吃了大虧,不會再吃虧了!”昨天,單尚華頻頻將“國民待遇”掛在嘴邊。
商務部:肯定并歡迎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昨天表示,中國鋼鐵企業與澳大利亞FMG公司達成的談判結果充分反映了雙方意愿,較之以往與傳統的主要礦石供應商之間的談判,這是新模式、新探索,商務部對此表示肯定和歡迎。
三大礦:兩家噤聲一家“嘴硬”
對于中方與FMG達成的價格協議,昨天,必和必拓及淡水河谷雙雙表示“不便評論”,力拓方面則表示,FMG與中方達成的價格協議同力拓2009財政年度的定價方案無關。
■后續
繼續與三大礦按中國模式談
中鋼協副會長羅冰生表示,根據談判慣例,中方將參照與FMG達成的結果,與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進行進一步的談判,因此,今年的談判并沒有完全結束。
“萬事開頭難”,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表示,此次的談判結果對中方來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建立鐵礦石價格談判的中國模式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所謂中國模式,即中國的價格以及沒有長協、現貨區分的統一鐵礦石價格。
為什么必須建立中國模式?中鋼協黨委書記兼副會長劉振江表示,因為中國今年要進口5億噸左右的鐵礦石,占世界海上鐵礦石貿易量的一半以上,每噸吃虧1美元就是5億美元,這不是簡單的企業利益。對于這樣大宗的原料進口,供方應該考慮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而絕不是單純的需方得失問題。
■解讀
價格——各退一步
與去年的長協價相比,中國鋼企與FMG達成的粉礦價格下降了35.02%,塊礦價格下降了50.42%。上述價格明顯低于稍早前大多數日、韓、歐鋼企與三大礦企達成的價格,比新日鐵與力拓達成的價格分別便宜2美元/噸、7美元/噸。盡管如此,降幅與當初中方確定的底線——澳礦降價約40%尚有差距。
對此,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昨天表示,當初的底價“并不是亂定的”,而是由中鋼協會長辦公會根據鋼企的成本、利潤等情況協商確定的。中國鋼企認為目前談下來的價格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在鋼鐵市場好轉的背景下,已不可能再堅持原定底線。
協議——各取所需
拿下中國首發價的并非人們此前猜測的巴西淡水河谷,而是一直被看作對談判作用不大的FMG——這是中鋼協早已謀劃好的結局,還是臨時更換了談判對手?
昨天,FMG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談判陷入僵局對中澳雙方都有不利影響,FMG與中方的談判是最近才開始升溫的。不過,中方早已為此“鋪好道路”。今年談判開始時,正是中方將FMG首次拉入了談判陣營。當新日鐵與力拓達成首發價后,單尚華隨即會見了淡水河谷和FMG的高層。至此,這顆早已潛伏下的“棋子”率先與中國達成“中國價”,一舉破解了談判的僵局。
如果說中國通過FMG打開了鐵礦石談判的突破口,價格協議的達成更多的是象征意義的話,FMG則拿下了更多的實際好處。一方面,其產品找到了包銷地,另一方面,它還拿到了一直尋求的融資保證。FMG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昨天告訴記者,FMG之所以要融資,是為了更好地與必和必拓、力拓等巨頭競爭。FMG執行董事史貴祥則表示,中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將幫助FMG發展壯大。
■專家觀點
中鋼企節省4000萬美元
我的鋼鐵網咨詢總監徐向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噸粉礦比力拓便宜2美元,根據協議承諾,中國鋼鐵企業今年按這一價格進口2000萬濕噸鐵礦石,就能節省4000萬美元。
安德魯一語點明,“中國鋼企將以更優惠的價格在市場上競爭。FMG注意到,中國鋼材價格雖然在過去的3個月中幾乎翻了一番,但在過去的10天內卻降低了大約20%,這反映了中國鋼鐵行業面臨的持續波動”。
徐向春表示,目前,我國每年進口巴西礦約1億噸,澳礦中力拓約9000萬噸,澳礦中必和必拓6000萬噸,現在FMG有5000萬噸的產能,如果未來能出來三五個FMG,我們就能擺脫三大礦山的控制。事實上,中國的首鋼、武鋼、鞍鋼等不斷地投資海外礦山,支持中小礦山做大做強,正是在做這個事情。
“這是一個積極信號。”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張軍生說,“對于中國和其他幾家鐵礦石公司的談判,可能帶來心理上的積極暗示和行動上的借鑒意義。”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部主任趙玉敏指出,此舉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機遇。對于未來的鐵礦石談判,也會有積極的影響。
FMG產量少影響有限
“FMG產量畢竟太少了,這一協議的簽訂更多是象征意義。”昨天,重慶鋼鐵集團總經理劉加才表示,我國鐵礦石價格關鍵還要看與其他三大礦山的談判結果。據了解,中方與FMG約定的2000萬噸鐵礦石進口量,還比不上我國7月一個月的進口量。
我的鋼鐵網咨詢總監徐向春也表示,FMG是第一年擠入全球鐵礦石談判,而且其產品全部賣入中國,所以三大礦山以及日、韓、歐企業可能認為它不具有代表性。但中外鐵礦石談判的缺口已經打開,進一步擴大戰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股市反應
鋼鐵股“不買賬”一片慘綠
東方證券楊寶峰表示,上述價格難言對鋼鐵股影響,因為鐵礦石價格關鍵看以后與三大礦山的談判結果。
昨天,鋼鐵板塊一片慘綠,40只股票只有杭鋼股份略漲0.62%。對此,楊寶峰認為,鋼鐵板塊表現不佳,關鍵是大盤不好,最近影響鋼鐵板塊的更多因素是鋼價的回調。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表示,在最近一段時間鋼鐵價格的持續回調中,中國與FMG鐵礦石談判價格達成對國內鋼價可起到穩定作用。下半年,鋼價將波動調整,但總體將逐步向上。
■揭秘
中國政府未施影響
FMG是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2009年預計產量5000萬噸,預計2010年產量將達到9500萬噸。中國的華菱鋼鐵集團占有FMG17.4%的股份,是FMG集團第二大股東。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是否對這一協議達成施加了影響,成為昨天海外人士關心的熱點問題,尤其是華菱為FMG第二大股東,而且這一協議附帶著融資條款。
接近華菱的知情人士稱,剛剛成為FMG第二大股東的華菱不會對鐵礦石談判產生影響。作為第二大股東,華菱的權利是投資收益權、重大問題的投票權等,對日常生產經營,尤其是與華菱有關的鐵礦石價格,華菱是不能施加影響的。而且當時澳大利亞方面在審批這一收購時,已是“有條件”地放行:限制條件涉及華菱在FMG董事會的提名、鐵礦石定價等方面可能發生的潛在利益沖突等。
■背景
鐵礦石談判僵局
今年5月26日,澳大利亞礦企力拓與日本新日鐵公司達成了今年的鐵礦石談判首發價,粉礦和塊礦價格分別比上一年度下降32.95%和44.47%。中鋼協隨后表示,對這一價格不予跟進。業內普遍認為中方的價格底線為降價40%。此后,中外鐵礦石價格談判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