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但有為 苗燕
⊙本報記者 但有為 苗燕
央行在5日發布的《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要堅定不移地繼續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國內外經濟走勢和價格變化,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進行動態微調。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下半年,央行的貨幣政策將進行微調,但這種動態微調更多是用市場化手段來進行,而非規模控制。微調后的貨幣政策,將更加側重“適度”。
側重點將由“寬松”轉為“適度”
上半年貨幣信貸的快速增加,使得市場認為,上半年,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偏重的是“寬松”,而隨著央行提出貨幣政策“微調”的思路,貨幣政策的側重點也將由“寬松”轉為“適度”。
有研究報告指出“適度”增長的政策含義只能是合理控制增長而不會是繼續推動。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微調”就是從貨幣政策作用的力度上和方向上進行一些調整。但他認為,在保持適度寬松貨幣政策不變的情況下,央行不會收得太猛。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指出,從客觀情況來看,央行現在適度回收流動性是合理的。他分析說,當前市場流動性已經十分充裕,而外匯占款還在增加,如果不加控制流動性可能會泛濫。他同時指出,央行回收流動性的動作不一定是針對市場,很有可能是防止未來通脹和經濟再度發生過熱的情況。總體來看,未來市場流動性狀況還將維持比較寬松的狀況。當前經濟和企業盈利的基本面足夠支持市場,市場不必驚慌。
市場化手段或將考慮宏觀審慎監管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一方面是指,將充分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另一方面未明確說明的,則是將加入宏觀審慎監管反周期調節的參數。
宏觀審慎監管反周期調節,最早見于央行行長周小川一篇公開發表的《關于改變宏觀和微觀順周期性的進一步探討》的文章。文中,周小川指出:“當經濟周期發生異常變化或經濟系統需要非常規的逆周期調整或特殊穩定手段時,可以考慮讓負責整體金融穩定的部門發布季度景氣與穩定系數,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可以使用該系數,乘以常規風險權重后得到新的風險權重。根據這個風險權重得出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和其他控制標準(如內部評級法)可以反映整體金融穩定的逆周期要求。”
據記者了解,如果在監管時加入上述參數,可能將使得銀行業風險的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貸存比等指標,均在標準線之上有進一步提高。
市場對于公開市場操作這一市場化調節手段則較為熟悉。郭田勇指出,市場化手段最主要的就是指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操作,調控流動性。而這種工具,在上半年大行其道的情況下,下半年將得以延續。
對于另一項較受市場關注的利率工具,業內人士認為,央行年內動用基準利率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們也指出,事實上,上半年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在允許浮動的范圍內均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調。特別是部分銀行的存款利率下浮,被央行認為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現。下半年,不排除商業銀行會繼續調整存貸款利率。亞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指出:“這是一種有限的手段。但符合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方向不變,適度微調的導向”。
由于存款準備金率屬于強制性存款,因而業內人士對于其是否屬于市場化手段有些分歧。但認為其年內動用可能性較小的觀點是一致的。
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最早明年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報告中也談了部分國家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何時退出的問題。央行稱,理論上,貨幣政策的退出應以危機的影響基本消除、經濟恢復增長為前提。退出時,應避免政策效應的漏損,或以鄰為壑政策對其他經濟體的損害。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中國也將開始考慮貨幣政策的退出問題。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報告暗示貨幣政策退出的啟動將保持全球一致行動模式;美國對退出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主要國家退出的啟動時機;美國經濟增長環比轉正、失業率見頂回落兩個條件滿足之后,美國可能很快啟動退出。
有必要指出的是,6月25日,美聯儲宣布暫不擴大資產負債表規模,并開始暫停或不再延續部分數量型寬松工具。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于7月21日公開表示,美聯儲已經考慮退出策略相關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退出,最早也要到明年。魯政委預計,大致在明年第三季度前后,我國可能啟動加息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