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 韓哲)取消鐵礦石現貨貿易,或許只是中鋼協的無心之語。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在工信部召開的一次鋼鐵行業座談會上,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提出應徹底取消鐵礦石現貨貿易,以整治當前混亂的鐵礦石進口秩序。
中國目前存在著長協礦和現貨礦并舉的二元市場,現貨礦的價格一般都要高出長協礦很多,且利用價差的“倒礦”盛行。而在歐洲和日韓市場,通常只存在長協礦這單一市場。
北京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認為,巨大的鐵礦石現貨市場不是說下一道行政命令就能取消的,而且每年都有一部分進口鐵礦石是以現貨方式運行的,取消的提議是脫離現實情況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取消現貨交易不具任何執行性,中鋼協這樣說可能只是表明整頓鐵礦石進口秩序的立場和決心。
“我的鋼鐵”網分析師曾節勝認為,這個提議其實不新鮮,因為在此之前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就曾說過要讓現貨價向長協價看齊,但之后也沒有什么行動。
曾節勝表示,這個想法最大的問題就是時機不對。與日韓等國家不同,中國還處于城鎮化建設的高潮之中,鋼鐵的市場需求波動大,導致鋼鐵產量并不保持在一個恒定水平,因此長協礦并不能完全對應需求。
從另一個角度講,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一旦停止現貨交易,完全依賴長協合同的話,受制于人的狀態將有增無減。今年僵持不下的長協談判,正是因為中方依靠現貨大量進口保障了庫存,才有跟礦商抗衡的底氣。
此外,另有業內專家在會上向工信部提議,應大幅削減鐵礦石進口商資質,將其控制在5-10家,并嚴格推行代理制,使中小鋼廠能夠拿到合理價位的礦石。
目前,國內擁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鋼廠和貿易商有112家,參照2005年高峰時期超過500家的數量已大為減少。不過與日韓只有個位數的鐵礦石進口商相比,這個數字仍顯得偏高。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的國情與日韓有差異,將鐵礦石進口資質集中到5-10家可能也達不到整頓的目的。中國這么大的一個市場,鋼廠眾多且分布廣泛、利益訴求差異明顯,這幾家有資質的進口商沒有精力和時間去細致地分配鐵礦石指標,最后也只能將指標分包給代理商去做,結果還是一樣。
徐向春也表示,即使將鐵礦石進口資質集中到只有一家,也未必就能解決問題,壟斷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倒礦、尋租不會杜絕,因此依靠集中資質來整頓鐵礦石進口秩序不是一劑良方。
業內人士表示,推進鋼鐵業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也許才是求解鐵礦石進口秩序混亂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