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or10萬?有無投資經驗標準難定
本報記者 季小舟 北京報道
銀監會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對于無投資經驗客戶可購買的理財產品投資起點為5萬元人民幣;如果理財產品僅適合于有投資經驗的客戶購買,則其投資起點應為10萬元人民幣;適合于無投資經驗客戶購買的理財產品,有投資經驗的客戶肯定可以購買,而且投資起點同樣為5 萬元。
那么有投資經驗和無投資經驗,投資經驗豐富還是欠缺這一標準到底是如何界定的呢?
門檻無明確分界線
銀行標準不一
由于股市最近持續升溫,王小姐被套了一年多的基金終于解套,她打算贖回基金購買短期的理財產品。但是對于是否有投資經驗,王小姐還是有些疑惑:“我的基金是朋友介紹買的,一開始漲得很好,后來市場不好被套了就沒怎么管它,那我到底算不算有投資經驗的客戶呢?”
“對于理財產品分級銷售,銀監會的通知雖然對有無經驗投資者有所區分,但是并沒有明確規定分界線。”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財中心的王增武博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也就是說這個有無經驗的投資者分級還沒有統一的操作標準。”
據王增武介紹,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財產品是按照五級分類:保守型、穩健型、平衡型、進取型和積極型,而各家銀行的產品分級方式雖然也大同小異但并不完全一致。
而在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張星看來,盡管銀行對于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有著自己的標準并不統一,但是現在一般都能把握住整體的風險控制,會把風險較低的產品賣給沒有投資經驗或者投資經驗欠缺的投資者。
記者走訪了各家銀行的營業部,發現中行、民生、浦發、興業、中信等銀行均有風險較低起點為5萬元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出售。而工行的一款2009年第38期“穩得利”信托投資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盡管不保本風險較高,但起點仍是5萬元。
華夏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暫無風險較低起點為5萬元的理財產品,光大銀行的理財經理也說,周三是一款起點為5萬元產品的最后截止日,估計以后可能多是起點10萬元的理財產品。
記者從中國銀行的一款博弈BY0907D7D—1—期限可變產品說明書中看到,其明確標明適合有經驗和無經驗的投資者,屬于風險較低的保本型產品,投資起點是5萬元人民幣。
已經在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明確客戶分類的還有農業銀行和恒生銀行,如恒生銀行的一款股票掛鉤部分保本投資“步步穩”可自動贖回人民幣產品,由于不保本風險性為中,其投資起點就為10萬元。外資銀行中星展銀行、渣打銀行仍有5萬元起點的產品銷售,不過仍為常規的風險評估。
張星認為,隨著各銀行產品說明書、風險測評書等文書的修改完善以及內部流程的調整,銀行理財業務的開展將逐步按照《通知》要求進行操作。
門檻提高
投資者或部分流失
記者在走訪營業部過程中也了解到,對于普通市民來說,10萬元的投資門檻確實有點高。金融產品分析機構銀率網理財產品分析師認為,銀監會的新規定將部分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提高,可能將資金不是特別充足的中小投資者排除在投資線之外,而同時低風險的產品收益較低也將降低客戶的吸引力。
“新規出臺后受影響最大的是‘類基金’銀行理財產品,不過由于銀行理財產品中涉股和基金的僅占市場份額的5%,因此規定對整個理財產品市場沖擊不會太大。”上述分析師表示。
王增武告訴記者,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并不是沒有市場,畢竟銀行需要產品的多樣化來給客戶做一個整體的理財規劃,不能單單集中于一種風險收益的產品,“此次銀監會的新規定是規范銀行的投資管理原則,而不是抵制高風險產品。”
銀監會的《通知》中原則性地規定理財資金不得投資于可能造成本金重大損失的高風險金融產品,以及結構過于復雜的金融產品,但是對于這兩類金融產品并沒有較為清晰的界定。
“其實更多的高風險產品是在向私人銀行轉移。”張星對記者表示。而銀率網理財產品分析師認為,理財產品市場同樣存在分級監管需求,但并不代表私人銀行的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較普通投資者強,相關的理財業務監管規范及新標準也將隨市場發展逐步完善。
根據銀率網分析師的分析,銀行可以向有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出售起點為10萬元的產品包括一些公司債、QDII產品和信托產品,這些產品存在一定非保本風險和浮動收益;對于無投資經驗的客戶,可以出售起點為5萬元的國債和掛鉤票據等低風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