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 劉云中
一、投資和信貸支撐經濟的強勁復蘇,貨幣活化程度提高
2009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1%,其中第二季度為7.9%,同比數據看上去并不高,但如果從環比的角度看,中國經濟復蘇的力度則很強。初步的估算,第二季度GDP環比增長折年率在16%左右,大大高于第一季度約6%的環比增長率,16%的環比增長率實際上是近幾年內的一個增長高點。如果僅僅從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環比數據看的話,我們要擔憂的恐怕就不只是經濟如何復蘇,還要考慮經濟是否會過熱了。
顯然,投資和信貸的擴張是上半年經濟快速增長的推動力。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33.6%,其中第2季度全社會、城鎮和農村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達到36%、36%、34%,均比1季度顯著加快,推動投資增速進一步攀升的仍是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如鐵路、公路投資增速分別攀升至140%、60%,水利及環境投資增速穩定在50%。與此同時,上半年M2同比增長28.5%,M1同比增長24.8%。其中M1增速已經上升至有月度數據以來的最高點,貨幣活化程度提高,結合股市開戶數據,或者可以說又初步出現了存款搬家的現象。
二、資產價格上漲之后,有可能出現資產泡沫
資產價格廣義上講不僅包括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價格,還包括大宗商品等物品的價格,今年上半年全球的資產價格都出現了大幅回升,例如倫敦金融交易所的銅價從今年的低點每噸3000美元上漲到5200美元,油價由每桶40美元漲到71美元的高點,中國的股市也翻了一番,這一輪的資產價格上漲再一次反映了全球性寬松貨幣的推動力量。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大幅降息,美國印鈔票買債券的定量寬松政策使美元面臨貶值壓力,可以說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寬松貨幣推動了這一輪的資產價格上漲。通常人們對于資產價格上漲的容忍程度會高于對通脹的容忍,反映在經濟政策上就是刺穿資產價格泡沫的政策不易推行,而只有到了通脹形勢惡化的時候才會出手緊縮性的政策,即使對于美日歐這些所謂強調央行獨立性的國家也是如此。
雖然資產價格上漲之后并不必然會有通脹的出現,而且目前的價格指數還處在通貨緊縮的陰影之中,但是資產價格上漲帶來的泡沫化可能性及其后果也必須提防。從貨幣狀況看,中國的貨幣可能處于最為寬松的水平,如上半年新增貸款達7.37萬億,信貸擴張推動上半年M2增長28.5%,而同期名義GDP僅增長3.8%,雙方之差達到創紀錄的24.7個百分點,經濟體中的貨幣極其充裕。從外部環境看,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經濟恢復遠不如中國、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差距擴大,同時發達國家大幅降息,與新興市場的利差拉大,全球流動性泛濫的情況下,資本可能大量流入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推動其資產價格的快速上升,助長其資產泡沫的形成。
三、經濟政策要有前瞻性,要更多地強調結構調整和宏觀經濟的穩定
國際大宗商品以及農產品價格的反彈既反映了強烈的通脹預期,也制約了未來經濟復蘇的前景。經濟政策在保持連續性、穩定性的前提下,要有前瞻性,更多地強調結構調整和宏觀經濟的穩定。宏觀經濟政策要尤其是財政支出要更多地向公共服務傾斜,投資和信貸則需要更多地支持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雖然目前還處在通縮的狀況,但通貨緊縮的壓力無疑是在減退,隨著基數的下降以及貨幣的作用,未來幾個月CPI和PPI很可能恢復同比正增長,經濟政策需要保持靈活性,盡量避免出現股價、樓價、物價輪番上漲或者同時上漲的局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