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開虎
進入7月,原本就已混亂的鐵礦石進口市場更彌漫著投機氛圍。7月13日開始,鐵礦石現貨價格開始飆升,漲幅高達每噸8美元,至每噸近90美元。這樣的壓力來自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此前聲稱減少鐵礦石進口資質企業的威懾。
有報道稱,多達20份鐵礦石進口許可證將被吊銷。如果數字屬實,這意味著當前112家鐵礦石進口企業將被大幅度削減。作為導火索,力拓“間諜門”事件讓相關政府部門更加意識到重新整頓鐵礦石進口秩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然而,“間諜門”事件的出現并非偶然,而是各方面因素綜合導致的結果,其中就包括鐵礦石進口秩序。“2005年開始的那一輪鐵礦石進口標準資質的審核,如今看來,當初的目的不僅沒有達到,反而產生了諸多負面效應。”北京一家鋼鐵資訊機構分析師告訴CBN記者,“今天,我們應該重新審視鐵礦石進口資質到底應該如何調整,鐵礦石到底應該如何進口。”
兩輪資質調整背后
在政府部門正式進行鐵礦石進口秩序整頓之前,國內共有500多家鐵礦石進口企業,包括鋼廠和貿易商。
2003年,中國進口鐵礦石數量第一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對世界鐵礦石市場和貿易的影響越來越大。隨著鐵礦石進口量大幅攀升,國內鋼鐵企業要求參與全球鐵礦石定價的呼聲日益強烈。這一年歲末,寶鋼集團作為中國鋼鐵企業談判代表,第一次參加到一年一度的國際鐵礦石談判游戲中。
不幸的是,當年寶鋼就接受了18.6%的長協價漲幅。而此前一年,德國蒂森克虜伯鋼廠通過談判,與淡水河谷達成了2.4%的降幅價格。
2004年,中國進口鐵礦石2.08億噸,同比增長40.5%,鐵礦石平均單價更是同比上漲86%。
因為進口量大增,鐵礦石開始變得火熱起來。天津開發區琦晟礦產進出口貿易公司總經理劉桐和告訴CBN記者:“2002年和2003年鐵礦石價格的暴漲成就了一批貿易商,2004年因為礦價暴跌,死了一批企業,2005年以后又制造了很多億萬富翁。”
也就是從中國開始出現長協價和現貨價差異,“倒礦”賺錢的生意才逐漸火爆起來。2005年以后,通過“倒礦”牟取的利潤越來越高,市場上出現了500多家進口礦企業,市場投機蔓延日益嚴重。
2005年2月28日,一項旨在規范中國鋼鐵行業自身經營行為的行業自律措施——《鐵礦石進口企業資質標準和申報程序》(草案)在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中鋼協共同召開的“落實鐵礦石自動進口許可管理措施緊急會議”上被全行業審議通過。
“對鐵礦石進口實行資質管理最直接的誘因,是國內鋼鐵企業在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中處于屢屢受挫的被動局面,而這一局面的形成,據稱是由于進口商數目過多,相互之間存在無序競爭造成的,實行資質認證的目的正是為了改變這一局面。”蘭格鋼鐵網分析師侯志蕓告訴CBN記者。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當時的會上指出,當時,中國鐵礦石進口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進口鐵礦石市場行為不規范,存在盲目進口和競相抬價的現象。此外,從事鐵礦石貿易的企業、單位數量過多而且分散,缺乏必要的統一協調和自律。
審核的標準是,要求具備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須滿足10個條件,涉及企業的生產規模、注冊資本、進口數量、產品質量和排污標準等,必須具備合法的外貿進出口經營權和獨立的法人資格、符合鋼鐵行業準入標準及其他相關產業政策、企業進口鐵礦石質量也應達到國家標準等。
根據中鋼協當時的統計,國內滿足粗鋼年產量在100萬噸以上條件的鋼廠只有60多家,而滿足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上年鐵礦石進口數量在30萬噸以上條件的流通企業只有30多家,兩者加起來正好是100家左右。
經過此次審核,最終具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數量由此前的523家一下子減至118家,其中包括70家鋼廠和48家貿易商。
此后兩年,由于炒作現象愈加嚴重,國家對于鐵礦石進口秩序重新進行了審核。2007年,《鐵礦石進口企業資質標準》提高了門檻,如企業注冊資本應達到2000萬元人民幣(含)以上、2005年度企業按海關統計進口鐵礦石總量必須達到70萬噸及以上等。
經過最終審核,國家只進行了微調,從118家調至112家。此輪調整雖在標準上有所提高,但所帶來的影響與第一次并沒有本質的區別。目前,擁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鋼廠有70多家、貿易商42家。
頑強的小鋼廠
一家國有煉鋼廠的人士向CBN記者回憶,第一次資質審查的目的,也是希望借此淘汰小鋼廠,因為當時認為通過資質認證門檻,那些不符合鋼鐵產業政策的小鋼廠無法輕易買到鐵礦石,即便買到進口礦,也必須出高價,這樣承受不了就會被市場淘汰。
“事實上,這個目的并沒有實現。”河北一家小鋼廠負責人告訴CBN記者。
他表示:“我們無法買到長協礦,公司只能買現貨礦,雖然現貨礦價高,但是由于鋼材市場和經濟形勢好,同樣可以消化掉高價礦。”
上述天津貿易商的人士說,貿易商雖然具有進口資質,但是并沒有進口長協礦的權利,只能從印度市場進口現貨礦。貿易商的趨利心理,加上中國市場需求強勁,印度礦源源不斷地通過貿易商向中國市場輸送。
一個大背景是,中國鋼鐵工業在2002~2007年經歷了一輪高速增長的階段,6年間生鐵產量增速分別為17.16%、18.98%、24.51%、30.94%、23.84%和15.17%。2007年生鐵產量比2002年增長了2.24倍。2008年全年,中國的粗鋼產量達到了5億噸,在當年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下,仍然保持正增長。
“誰都沒有想到,中國鋼鐵企業能夠發展那么快。而鋼鐵大發展中,最快的恰恰是民營企業。”全國工商聯冶金業商會副秘書長耿炳璽告訴CBN記者,2002年中國國內粗鋼產量只有1.8億噸,其中民營鋼鐵企業產鋼3000萬噸,國有企業產鋼1.5億噸;2007年,國內粗鋼產量一舉躍升到4.9億噸,其中民營鋼鐵企業產鋼2億多噸,國有鋼鐵產鋼2.8億多噸。
“河北一帶的民營鋼鐵企業,許多都是用近十年時間發展起來的,生命力非常頑強。”侯志蕓告訴CBN記者。
2008年歲末和2009年年初,小鋼廠成為了中國鋼鐵企業中率先走出金融危機陰影的鋼鐵公司,而大中型鋼廠仍然在盈虧邊緣掙扎。
“倒礦”的大鋼廠
一個問題是,當時國家對于具備進口資質的大中型鋼鐵企業并沒有明確規定其進口額度。這為大鋼廠“倒礦”提供了政策漏洞。
2005年,中國第一次審批鐵礦石進口資質時,其目的就是為了禁止長協礦流入不符合鋼鐵產業政策的小鋼廠。但是具有進口資質的大中型鋼鐵企業并沒有堅守這一原則,許多鋼廠將多進口的長協礦轉投到現貨市場賺取巨額差價。
以2004年為例,根據《首鋼日報》的報道,2004年,首鋼共經營進口鐵礦石1333.6萬噸,其中只有981.58萬噸是供應給總公司,其他全部按照現貨價格賣給其他企業,這不僅降低了首鋼生產成本,而且在經營進口鐵礦石中還實現了14043萬元利潤。
2005年,進口資質審批之后,大中型鋼廠企業依然大量進口長協礦,然后倒賣到現貨市場,這已經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華東一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鋼廠內部人士告訴CBN記者,2006年,公司有大量進口鐵礦石,但是公司連一半都消化不了,大部分賣給了其他公司,僅倒礦就賺了好幾千萬元。
其他多家大型鋼鐵集團亦有此行為,且多次被相關部門批評。
華東這家鋼廠的內部人士向CBN記者透露,正是因為大中型鋼鐵企業“倒礦”明目張膽以及貿易商炒作現貨礦,國家又開始整頓鐵礦石進口秩序。2007年,中鋼協聯合五礦商會提出了新的審核標準。
“當時有些企業按照新標準是不符合的,但是只要擁有長協礦進口資質,這就相當于送錢給你,所以各家千方百計保住長協礦進口資質,甚至有企業不惜向有關部門送禮。”這位鋼廠的人說。
2007年的標準雖然提高了,但是只是減少了幾家貿易商,并沒有“大動干戈”。這未能從根本上整治混亂的鐵礦石進口秩序。
鐵礦石進口秩序再整頓
2008年年初,鐵礦石進口近乎到了“癲狂”的程度,現貨價格最高比長協價高出一倍。這讓大中型鋼鐵企業賺得盆滿缽滿。這也是一些鋼鐵企業私下跟三大礦山公司接觸,從而導致最終被迫接受高昂的漲幅的原因之一。
到了2008年下半年,伴隨金融危機,一些行業人士意識到,再不整頓鐵礦石進口秩序,將威脅到中國鋼鐵工業的健康發展。
今年年初,《鋼鐵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下稱《規劃》)率先提出要整頓鐵礦石進出口秩序,規定行業協(商)會通過行業協調,加強自律,規范進口鐵礦石市場秩序;探索、推行代理制;抓住當前市場全面疲軟時機,協調國內用戶與鐵礦石供應商,建立互惠互利的進口礦定價機制和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根據《規劃》,中鋼協也多次強調要整頓鐵礦石進口秩序。然而《規劃》出臺已經數月,鐵礦石進口秩序整頓卻只聞其聲。
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此前在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表示,將推行代理制,貿易商不可以倒礦,只能收取不具有進口資質的鋼廠的一定代理費。
那些原本不具備進口資質的鋼廠愿意看見這種局面。河北的上述小鋼廠人士告訴CBN記者,推行代理制,長期來看肯定比公司自己去買現貨礦劃算。
一個值得借鑒的樣本是日本,因為日本實行商社性質,全部實行代理機制,日本市場并沒有現貨礦和長協礦之分,所有鋼廠都處于同一個競爭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