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小瑩
實習記者 楊瀾 顧晚成 上海報道
談判桌上,誰來,誰往?
“胡士泰案”之前,2009年鐵礦石談判桌上盡管爭論激烈,但面目清晰——中方以中鋼協為代表,外方是力拓、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三大巨頭組成的共同體。
昨日,本報記者從一位中鋼協鐵礦石談判組成員處獲悉,在胡士泰案發生之后,中方的主要談判對象逐步傾向于巴西淡水河谷。
而中方的陣營也出現微妙變動,中鋼協、大型鋼企及中小鋼企各有苦衷。據傳,目前已有部分鋼鐵企業與外方自行達成了初步的鐵礦石價格協議。
淡水河谷領先身位?
“力拓方面沒有人可談了。我們正在和巴西淡水河谷談。”7月14日晚,幾經周折,本報記者接通了一位中鋼協鐵礦石談判組成員的電話。
該人士確認,在胡士泰被拘留之后,中方和礦山公司之間的鐵礦石談判并沒有中止,而目前的談判對象是巴西淡水河谷。
但來自澳大利亞的礦山公司力拓和必和必拓似乎并不完全同意中方的說法,其于7月15日分別公開表示依然繼續參與中方談判。
多方表述不一致的背后,仍是三個巨頭都不愿放棄中國市場的利益。
在世界最大的三大礦山公司力拓、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中,巴西淡水河谷由于比澳大利亞距離中國更遠,海運費用更高,一直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
“但力拓案之后,淡水河谷增加中國市場份額是有可能的,從價格、服務兩方面下功夫。”中信證券首席鋼鐵分析師周希增對本報記者說。
原本淡水河谷采取了跟隨戰略。4月28日,巴西淡水河谷中國區總裁朱凱曾表達過今年放棄首發定價權的態度。
但這一切似乎都隨著“胡士泰”案發生了變化。
力拓撤出?
原本在中國最為活躍的力拓,目前則更多采取了觀望的態度。
據本報記者了解,力拓上海辦事處已出現了動蕩,一名以上的分析師已經離開上海前往新加坡,或返回澳大利亞。
而在此前,必和必拓等公司的亞洲研發部門均設在新加坡,而力拓則顯示出了更貼近中國的策略,其諸多分析師都在上海工作,且員工大都來自國內的各個鋼企。
“間諜案對力拓的影響是肯定的,但是影響只是暫時的,力拓的礦石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而賣不出去。”一位國內大型鋼鐵網站的內容主管對本報記者說。
淡水河谷和力拓“一進一退”的格局變化,或許是“胡士泰”案留下的商業遺產——原本已經放棄今年鐵礦石首發定價權的巴西淡水河谷,成為可能與中國率先達成協議的礦山公司。而原本在中國最為活躍的力拓,則略有“退意”。
這個格局可能將迅速迎來階段性的結果。此前,中方談判組曾經提出過一個達成協議的時點,希望能在7月份達成協議。
而這個階段性結果,是否將影響到未來中國的鐵礦石進口格局,則取決于“胡士泰”案的解決方略。
“說到底,三大礦山公司是有共同利益的,我們如果能突破一方的話,對突破他們的共同體制有幫助,達到預期降幅是有益無害的。”蘭格鋼鐵研究員王國清對本報記者說。
誰的價格?
來自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暫定價格”,再一次使得“協議是否達成”成為一個謎。
路透社7月15日稱,中國鋼鐵企業已和“兩拓”達成協議,價格與日韓首發價格相同,降幅為33%。其同時稱,有些合同是6個月的,有些合同是一年的。
這并不是第一次出現“疑似價格”。事實上,這個價格是包括河北鋼鐵有限公司在內的中國部分鋼企與三大礦山集團的“暫定價格”——以該價格先預訂一部分鐵礦石,等到協議價格出來之后,“多退少補”。
再上一次“疑似價格”,則是今年上半年近40家中國中小鋼企聯合與巴西淡水河谷簽訂的“長協價”。這個價格也同樣與中鋼協正在談判的價格無關。
這些類似協議價格的出現,暴露出中鋼協已經難以統一號令,各種不同利益主體正在分化。
“大家肯定是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中鋼協沒有把中小鋼企納入進來,所以他們自己談了一個進口價格。現在談判遲遲沒有結果,一些大型鋼企也等米下鍋,所以又會出來一個‘暫定價格’。”一位中型鋼鐵企業主對本報記者說。
“表面上看,這些價格都不是真正的談判價格,但最后肯定會給談判造成隱性的影響。”上述鋼鐵企業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