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商場如戰場,情報和信息這些戰場上克敵制勝的要素,放諸商業領域也同樣成立。現實中,假如在商業談判的過程中能夠事先摸清對方的底牌,當然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策略,勝算更是已然在握。
具體到力拓“間諜門”而言,作為全球鐵礦石最大進口國,中國毫無疑問應該有強勢的鐵礦石議價權才是,這不僅關系到眾多鋼企的生產成本,更是不折不扣的國家利益。然而,最近幾年,中國非但沒能壓低鐵礦石的進口價格,反倒不得不接受高昂得令鋼廠虧本的原料價格,如此情形實在是相當吊詭。力拓“間諜門”的浮出水面,終于讓公眾看到了鐵礦石談判迷局背后的真相。原來,對于事關國家利益同時也屬國家機密的鐵礦石談判底線,我們的對手居然早已心知肚明。事實上,當掌握了國內鋼企談判底線和國家機密的行業高管們已經淪為力拓的內線和潛伏者時,鐵礦石談判的屢戰屢敗自然也已命中注定。
不過按理來說,這些手握國家機密的的鋼企高管們即便沒有顧及國家利益那么高的覺悟,好歹也該從自家企業的利益出發,爭取獲得更低的原料價格才是,何以竟然“胳膊肘往外拐”,成為力拓“間諜門”的棋子呢?媒體報道顯示,原來,讓這些高管成為內線和潛伏者,力拓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僅僅是賄賂收買,再加上極具中國特色的“組織觀光”等等,鋼企高管們便紛紛中彈落馬。而所有這些伎倆,并不是由力拓首創,而是在中國普遍盛行的商業公關潛規則,力拓不過是入鄉隨俗、活學活用罷了。
基于上述視角,在“間諜門”事件中,力拓固然是背后主使,卻絕非惟一導演。當商業賄賂如此普遍和盛行,當“組織觀光”、“溝通感情”式的企業公關早已是公開的商業潛規則,當國企高管的責任與義務如此含混不清、權力又是如此之大并缺乏有效監督和約束時,其實恰恰已為“間諜門”的上演提供了最佳的溫床。武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