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麗 發自上海
樓市火爆,給了很多投資者進入樓市的機會,也是企業出售項目的良機。近期,借著樓市回暖的“東風”,包括實力企業在內的知名公司,也開始出售手中的非核心資產。
實力企業出售非核心資產
6月26日,中國置業投資(0736,HK)發布一則重大交易公告,公告稱,集團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以4000萬元的價格,出售了位于上海普陀區蘭溪路一棟商用單位的整個地庫一層及一樓。
在同一天,上海復地(2337,HK)發布公告稱,集團的一間全資附屬公司以4.55億元的價格,出售了位于北京朝陽區建國門大街光華路的嘉都大廈,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為22528.4平方米,作住宅及商業用途。
對于出售的理由,上海復地表示,“董事認為出售事項為本公司按現行市價變現其非核心資產,以重組其資產組合并改善其現金流狀況提供了良好機會”。
“商業地產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回暖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五合智庫總經理鄒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商業地產的空置率逐步上升,從而導致商業物業的租金和價格紛紛滑落至谷底。
在出售事項理由中,中國置業投資也表示,盡管近期上海物業市場的交易氛圍好轉,但由于全球經濟衰退,市場存在各種不可預見及無法控制的因素,因此,董事會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總體發展趨勢不抱樂觀態度。
中國置業投資董事會認為,鑒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及經濟復蘇前景不明朗,上海房地產市場的前景將持續受影響。由于有關物業位于上海普陀區的郊區,且多年來樓況變差,董事會相信該物業的中長期盈利潛力將有所削弱,而可預見的物業增值有限。
多家企業欲加碼商業地產
盡管與住宅相比,商業地產整體回暖趨勢相對緩慢,但易居中國旗下克而瑞(中國)首席研究員陳嘯天表示,從上海近期商業項目銷售來看,商業地產也開始逐步回暖。辦公樓4月和5月的成交量,都比3月上揚七成,商鋪(商場)成交比重則上揚四成。
漢宇地產董事總經理施宏睿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目前正是房地產市場回升的階段,對于有眼光的企業、投行和基金而言,一般都會選擇在市場熱的時候賣項目,在市場冷的時候買項目。
施宏睿表示,在市場好的時候賣項目,價格會比市場不景氣的時候高出大約10%~20%;而在市場冷的時候,項目的價格會相對較低,因此,此時買進會有較大的利潤空間。
事實上,近期有多家企業和機構都對商業地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就SOHO中國而言,他們便為抄底商業地產,準備了超過200億元現金。
陳嘯天透露,近期不少資本和企業都紛紛表示,如果有好的商業地塊或是價格不錯的商業物業(酒店、商場、寫字樓等),都將考慮出手。如果性價比很高,隨時可成交。
上海悅達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高寶君的一席話,證實了陳嘯天的推斷。率領悅達地產在上海曹家渡區域深耕7年的高寶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只要上海有合適的商業項目轉讓,悅達地產都會考慮收購。
高寶君表示,雖然當前商業地產并沒有住宅那么火暴,但由于看好上海商業地產的長遠發展,因此,悅達對于商業地產物業主要選擇公司自己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