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5日在羅馬指出,創立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目前只是學術界的討論,不是中國政府的立場。
何亞非的這個表態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而筆者所疑惑的是,應該如何搞清學術界的界限。
2009年3月23日,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央行官方網站發表文章《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文章提出,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并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反映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和系統性風險。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并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理想目標。文章還特別指出,應特別考慮充分發揮SDR的作用,SDR具有超主權儲備貨幣的特征和潛力。周小川行長該文章的英文版本《Reform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提前5分鐘在央行網站英文版上作了刊登。
周小川行長該表述具有很強的超前性,甚至走在了國內學術界之前,并引領了此后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討論。由于其發表在官方網站,該文刊登后引起了全球的熱烈討論,尤其該文是在4月2日倫敦G20峰會之前發布,被廣泛解讀為,是中國發出的關于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聲音。
與國際上有些國家的央行屬性不同,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國務院政府部門,屬于公務員序列。
同時周小川行長又是一位知名的學者型官員,其目前身兼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他的文章公布在央行的官方網站上,但如果要將其定義為學術界討論,似乎也未嘗不可。
但是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以官方而非個人的名義,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09)》,在第六章“國際金融危機應對”中明確指出,要改革國際貨幣體系,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需要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并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充分發揮特別提款權(SDR)的作用,由IMF集中管理成員國的部分儲備,增強國際社會應對危機、維護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穩定的能力。
該表態延續了周小川行長個人在前述文章中的表態。由于此次發布是央行金融穩定報告,按慣例是具有鮮明的政府立場的。
然而按照外交部何亞非副部長的說法,創立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目前只是學術界的討論,而不是中國政府的立場,那么這意味著,中國央行官方報告中的觀點,并不代表中國政府的立場。
筆者以為,如果創立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的討論不代表中國政府立場,那么中國央行需要為此做出官方解釋,以利于市場把握中國對于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整體論調。同時筆者建議,官員發表學術思考類文章,最好在文章結尾加上一句“本文為個人觀點,不代表官方立場”。
中國經濟和金融的問題十分復雜,百花齊放的討論是十分有益的。但學術歸學術,政府立場的意見還是需要統一,這有利于避免外界在認識上出現不必要的誤讀或歧義。
(許從越,北京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