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雍 石嬋雪
在光大證券昨天召開的2009年中期投資策略會上,中國平安和深發展的兩位高管反客為主,面對眾多機構投資者代表上演了一出“二人傳”。他們試圖讓投資者相信,“平深戀”的協同效應將使得中國平安獲得更多的銀行營業網點,同時深發展也將從平安的銷售渠道和后援平臺中受益。
中國平安保險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張學武和深發展首席財務官王博民是這出“二人傳”的主角。談到平安和深發展之間“聯姻”的故事,張學武表示,因為匯豐控股只有中國平安16.7%的股權,它并沒有參與到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之中,所以這次平安和深發展“聯姻”主要是兩個公司自身相互洽談的結果。
張學武說,平安和深發展有很多相似之處,兩家企業在股權結構上相似,都是外資第一大股東,管理團隊都比較國際化,此外管理文化也比較接近。現在深發展面臨充足資本金的需要,而新橋五年期到了也要退出。此外,平安銀行很長時間沒有發展起來,出于內生性的發展也要擴大網點的覆蓋范圍。所以,投資深發展能夠使得平安的銀行業務這一塊得到很大的加強。
談到選擇平安的初衷,王博民則表示:“一個是保險公司,一個是銀行。銀行是金融產品的工廠。保險公司則主要做代理業務,是金融產品的銷售者。當這兩家機構結合起來,就會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但是,要從市場上眾多的金融機構中去挑選深發展銀行的合作伙伴,我覺得平安保險都是最合適的對象。因為在地理位置上,兩者都在深圳,在過去多年的金融產品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
王博民說:“深發展的管理層至今沒有和平安的管理層接觸過。現在談兩家金融機構的深度合作還為時過早。我們目前能想到的合作,一方面是銀行間的合作,比如網點的合作,在成本上可以減少。另一方面就是兩家機構的交叉銷售以及協同效應,比如平安可以利用自己的渠道幫助深發展銷售理財產品等。”
張學武表示,兩個公司今后通過合作的空間是非常大的。比如說銀保業務平安通過深發展的網點銷售銀保的產品,毫無疑問效果是立竿見影的。而平安的后援平臺也是世界上一流的,深發展也可以充分利用平安的后援平臺更好地開展業務,其他的如銷售、產品的合作也將是非常多的。
談到合作后的協同效應,張學武認為:“深發展有客戶又有渠道,而平安也有4500萬個人客戶,200萬團體客戶,7000億元的資產,網點覆蓋18家城市。此外,平安也通過收購深圳商業銀行等積累了豐富的整合銀行的經驗,因此二者的協同效應是顯著的。”
關于收購價格問題,張學武表示:“實際上投資者往前看一點,收購價格是并不怎么高的。深發展今年PB不到三倍,PE可能不到20倍。深發展本身是中國資本市場上發展非常好的一家公司,資本充足率等各項指標都非常良好,未來發展空間肯定是相當不錯的。”
談到如何避免平安銀行和深發展銀行的同業競爭,張學武表示,兩家銀行的業務范圍各有側重點,合作的空間是比較大的,即使出現同業競爭的情況也會按相關的法規和公告要求來進行規范。
王博民表示,如果平安能夠順利進入深發展,雖然會成為大股東,但是不會介入到銀行的財務管理上。“因為銀行和保險的財務操作是完全不一樣的。銀行是長資產短負債,保險則是長資產長負債。平安保險今后即使入股后,也會是按照兩個獨立的法人方式進行財務運作、資產負債表的管理等。”此外,深發展需要為自己的私募業務增加核心資本充足率,這也是平安保險能夠給深發展在財務方面帶來的最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