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彩躍
5月份,隨著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的進一步顯現,國民經濟運行繼續朝著積極方向發展,多項宏觀經濟指標顯示,經濟增長開始顯現出企穩回升跡象。但是,增長基礎仍不牢固。當前社會上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開始復蘇,資產價格包括股票、房地產、大宗商品以及黃金等價格明顯回升,接下來需要防止的是有可能會出現的通貨膨脹問題,因此,宏觀調控沒必要再出臺新的政策,甚至要作適應性調整。
對此,我們認為,當前我國面臨的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問題仍很突出,短期內外需持續下降的局面難以扭轉,民間投資還不能有效接過政府投資的接力棒,在這個時候如果就過早調整政策,由防通縮轉變為反通脹的話,經濟回升的勢頭將難以持續。因此,要堅定地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防止經濟增長出現反復或震蕩。
經濟運行繼續企穩向好
5月份,經濟增長繼續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企穩回升跡象更加明顯。突出表現在:
工業生產增速明顯加快,尤其是重工業增速出現轉折性變化,預示著經濟開始企穩回升。從我國歷次經濟波動的情況來看,當經濟增長處于下降時,輕工業增長會快于重工業,而經濟走出低谷時往往重工業增長領先于輕工業。重工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七成左右,5月份重工業增長出現轉折性變化、且超過輕工業增速,表明本輪經濟開始走出低谷且回升跡象趨于明顯。但是,當前工業增速加快主要是靠政府投資及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所帶動,更多地體現了恢復性,這種增長勢頭能否保持,關鍵取決于短期內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的問題能否得到有效緩解。
外貿出口繼續大幅下滑,但內需增長十分強勁。盡管中央為穩定出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5月當月出口降幅達26.4%,比4月份降幅又加深了3.8個百分點,出口持續超出預期大幅下滑,對就業以及整個經濟增長產生了嚴重不利影響。不過,內需增長勢頭較為強勁,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高位加速增長,同時消費品市場持續較旺。內需、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快速增長,相應地可以部分彌補因出口回落對經濟增長造成的拖累,宏觀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有望得以鞏固。
貨幣信貸繼續較快增長,對經濟企穩回升形成了有力的支撐。M1從年初的6.68%飆升至5月的18.69%,表明企業存款增加,商業活動相對開始有所活躍,經濟活動中的現實需求有可能增加。同時,M2與M1的喇叭口繼續收斂,貨幣的乘數也將會增大。信貸投放在4月份有所減少的情況下,5月份比4月份投放又有所增加。金融對擴大內需及整個經濟觸底回升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市場預期繼續向好。5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已連續3個月保持在50%以上,新出口訂單指數10個月來首次超過50%。股市持續上行,鋼材、銅、鋁等主要原材料價格明顯上漲。這些均表明市場的信心正在逐漸地恢復。
經濟持續回升基礎仍不牢固
雖然中國經濟繼續呈現景氣回升態勢,但還不宜過于樂觀,經濟增長的基礎仍不牢固,政策力度如果把握不當或過早放松,經濟就有可能出現反復或震蕩。
出口大幅下降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扭轉。從國際上看,盡管在各國應對金融危機政策措施的推動下,近來經濟衰退的速度有所減緩,消費者和生產者信心有所恢復、房地產市場有所企穩、股票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明顯回升,但最新公布的5月份的經濟數據表明,世界及美國經濟形勢仍然相當嚴峻。美國5月份工業產值環比下降了1.1%,跌幅超出市場預期;美國工業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從4月份的69%下降至68.3%,制造業的產能利用率降至65%,創1948年美聯儲開始報告這項數據以來的最低值。5月份美國失業率上升為9.4%,是1983年8月份以來最高的;歐元區和日本的失業率也創多年新高。據國際勞工組織5月份預計,2009年全球失業率可能高達6.8%,為1991年來的最高水平,這勢必影響居民收入和消費的回升,對我國短期內出口扭轉頹勢形成很大壓力,出口大幅下降的局面有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從長期來看,金融危機導致美歐等國已經開始調整過度消費的模式,未來我國出口還想像以往那樣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幾乎不大可能。
投資增長仍然主要依靠政府,民間投資尚待激活。影響民間投資增長的原因:一是世界經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民間投資信心尚難恢復;二是在當前產能過剩、市場普遍供大于求的格局下,傳統投資領域回報率低,國內絕大多數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市場沒有新的利潤增長點的情況下,民營企業投資十分謹慎,觀望情緒相當普遍;三是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融資依然困難;四是壟斷行業民營資本難以進入,深層次的體制和政策障礙成為制約民間投資難以啟動的重要原因。如本輪擴大內需的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如鐵路)以及金融、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進入壁壘過高,民間資本投資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們認為,下一步應盡快把改革和清理制約民間投資增長的體制性和政策性障礙作為宏觀調控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全面激活民間投資,擴大民間投資的準入領域,為民間投資提供更多優質項目,盡快形成政府和民間投資共同拉動經濟增長的局面。
有效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的矛盾短期內難以有效緩解。盡管投資和工業均出現了回升勢頭,但仔細觀察我們便可發現,二者增長極不匹配。前5個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2.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僅增長6.3%,其中國有經濟更是表現出巨大的反差。前5個月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投資增幅高達40.6%,而工業增加值僅增長0.6%,明顯低于集體企業5.2%和股份制企業8.7%的增速。國有企業投資高增長主要是政府項目和技改投資所帶動,工業增長低迷則主要是由于產能過剩導致企業開工率不足。以往的情況表明,投資增速和工業增速應該是相對應的關系,如此高的投資增速對應的應該是更高的工業增長速度。目前這種投資強勁擴張而工業增速回升相對緩慢的情況表明,有效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的矛盾仍很突出,發電量、進口和價格走勢更進一步說明這一點。
上述分析表明,有效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仍然是制約中國經濟能否真正企穩并進入上升通道的主要問題,在當前全球和中國普遍產能過剩、產品價格形成較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我國短期內面臨的仍然是通貨緊縮壓力而不是通貨膨脹,因此,目前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因貨幣和信貸迅速增長而導致通貨膨脹,宏觀調控的重點也應該是防通縮,而不是防預期中的通貨膨脹。
建議及早安排第四批中央投資
我們認為,在固定資產投資強勁增長帶動下,未來一段時間宏觀經濟有望繼續恢復性增長,初步預計,上半年GDP增長6.5%左右。但對于目前經濟運行出現的回升態勢還不能過于樂觀,中國經濟真正走出低谷、進入新一輪上升通道,還有待于世界經濟轉暖和國內制約經濟增長的深層次矛盾緩解。
在目前形勢下,宏觀調控政策決不可松懈,要堅定地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針對外部需求短期難以好轉和民間投資啟動面臨較大困難的情況,建議及早安排第四批中央投資,確保一次性啟動經濟成功。
(作者單位: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