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 八國集團(G8)財長會議上周六于意大利萊切閉幕,銀行體系的“壓力測試”問題成為會議焦點。雖然各國代表花不少時間討論,但各方仍存有重大的分歧,使他們沒能在最終聲明觸及此問題。
各國壓力測試法無最佳方案
與會期間,美國、英國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倡歐洲對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以評估國內金融體系的資本要求,但德國財長施泰因布呂克拒絕,認為測試將會令經濟信心更脆弱。
法國財政部長拉加德在G8會議后對記者稱,財長們比較了各國對當地銀行進行壓力測試的方法,但沒有就最佳方案達成共識。不過,她對公開歐洲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表示支持。
德國財長施泰因布呂克則反對像美國一樣公布測試結果,并表示,“歐洲銀行與美國銀行之間存在著明顯區別,我們支持針對整個體系的壓力測試,而非考察銀行的特定資本情況!
加拿大財長費海提促請歐洲進行更多這類測試,并至少透露整個體系的測試結果。
歐洲銀行壓力測試是探明風險
5月,歐盟宣布將于9月之前對業務范圍遍及歐洲、為廣泛金融體系重要環節的大型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以判斷其資產負債表是否潛伏著意外情況并確保銀行體系對經濟下滑的抵御能力。但不同于美國銀行壓力測試,歐洲銀行壓力測試的目標是探明可能威脅更廣泛金融部門的風險。
今年2月,美國宣布對最大的19家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以衡量銀行未來承受虧損的能力。市場人士認為,上月初公布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顯示,美國十家大銀行總共需要增資746億美元,盡管美國壓力測試漏洞百出,但至今已成功恢復外界信心,并被廣泛視為有助于提高透明度。
拉加德還表示,中國經濟接近拐點,或許美國經濟也接近拐點,目前還沒有出現足夠多的復蘇跡象以確實宣布經濟增長。他補充稱,“在歐洲則很難說,因為歐洲經濟復蘇緩慢,歐洲經濟也不是處于V字形的復蘇道路上。我認為經濟改善的影響要在2010年中期才能感受到。”(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