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上海國資家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9日 01:10  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歡

   編者按

   后金融危機時代,上海再次將改革指向國資領域。在國資改革的制度設計上,上海多次領國內風騷,并創下獨特的“上海模式”。但在這次金融危機期間,上海對國資改革出現了反思之聲,認為上海國資改革步子不大。

   反思有多徹底進步就有多大。據本報多年觀察,上海國資在政府主導性作用的發揮上罕有其匹,每每有重大工程、重大民資外資無力染指的項目,國資的先導作用發揮得非常精準,但是,國資先導其本意是培育市場,是變國資所有為國民所有,國資不能“吃獨食”。

   上海國資幾度擁有國內領先的產業結構,但是這些國資企業在“燃燒自己”的同時,并沒有“照亮”整個產業的培育和成長,這導致上海現存的幾大產業,仍然是國資公司在唱主角,極端者如電子儀表儀器,隨著儀電集團的衰落,整個行業都灰飛煙滅。

   如果說國資使命分為兩段的話,前半段是引領市場,后半段則是培育市場,上海國資今后在鞏固前半段的基礎上,需要著重在后半段做文章。從本期開始,本報將陸續就此進行討論。

   -----------------------------------

   上海是國資重鎮,他們的經營效率究竟幾何?

   一份上海國資委制作的《2008年上海市國資委出資監管企業的財務報表》,或可解開這些問題的答案。

   這份報表顯示:上海市國資委出資監管的41家企業,資產總額13060.04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為4618.43億元,凈利潤總額為214.25億,也就是說,國資的總資產收益率為1.64%,凈資產收益率為4.6%——一般說來,一個運行良好公司,其凈資產收益率在8%以上。

   “上海國資1.64%的總資產回報率,低于一年期人民幣2.25%的存款利息回報率。”一財務界人士在看了報表之后說。

   “2001年以來,上海地方國資的經營效率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天相策略一名分析師表示。據財政部財政年鑒的數據統計,地方國資的凈資產收益率在6%左右。有不愿透露姓名之人士向記者表示,上海自從2001年開始,凈資產收益率低于全國,從2003年至2006年,差距在逐步擴大。不過這個說法,尚未得到上海國資委方面證實。

   誰是盈利三甲?

   上海國資量大面廣,既有上海國際港務、電氣集團這樣的重型企業,也有如百聯集團、光明集團、上海醫藥這樣的輕型企業。此外,上海還有較多數量的投資型國資,如久事、申能等,以及作為公共事業平臺的上海城投,幾乎涵蓋國資的全類型。這三類公司構成了上海國資的主要方陣。

   《2008年上海市國資委出資監管企業的財務報表》,囊括了全市41家市屬國企包括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注:除了國際港務和上海航空兩家公司的數據來自上市公司年報外,其他數據來自國資委。凈利潤一項中,國際港務是整體上市公司,凈利潤取自年報中利潤總額一項,上海航空僅公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故亦取利潤總額一項)。

   三類公司盈利能力各有不同。如果單以凈利潤數據論英雄,上海國際港務集團以70.98億拔得頭籌。

   報表上,上海國際港務、上汽集團、電氣集團分別位列凈利潤三甲,三家加起來利潤總額達到132.69億,占全部41家公司凈利潤總額61.93%。

   “這說明,資本投入量大,技術含量高的先進制造業是地方國企利潤的主要來源。”一名國資研究專家解析道。

   三甲之后是上海地產集團,以17.89億元的凈利潤拔得經魁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較上述三家重型化公司分別300億、600億,360億的龐大凈資產量,上海地產集團的凈資產數僅為171.36億——其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0.44%。這正反映了過去幾年間,上海地產集團的“土地銀行”本質。

   和重型化公司的盈利能力相比,光明集團、百聯集團等輕公司雖然凈利潤尚可,但是被龐大的資產總量和銷售收入一稀釋,其盈利能力卻顯得不強。

   以百聯集團為例,其2008年凈利潤12.34億,總資產513.12億,銷售收入803.88億,位列41家公司銷售收入的第二名,凈利潤排名卻僅在第七名,光明集團的情況和百聯集團類似,銷售收入達492億,凈利潤只有13.5億。

   和百聯鮮明對比的是,同樣是零售業的蘇寧電器,2008年總資產261億元,凈資產87.75億,凈利潤卻達到21.70億,凈利潤率達到24.72%

   再比如華誼集團,資產總額419.53億元,凈資產額也在126.15億元,而2008年全年的凈利潤只有1000萬,凈資產收益率幾凈為零。

   “這說明,國資在這類零售百貨類的公司中,銷售能力尚可,但控制成本的能力有待提高,這其間很大一塊成本支出是人員工資和管理成本。”一名國資研究專家表示。

   上海國資投資類公司情況如何呢?

   長期以來,上海國資最為人所稱道的改革是其在上世紀90年代即率先成立國資經營公司,進行國資投融資體制改革,同時盤活國資存量,將城市發展和國資的帶動作用結合起來。一直以來,這些被稱為“二財政”的國資經營公司頻頻參與上海重大投資,比如洋山港、大飛機項目等,給人以財大氣粗之印象。但報表顯示,這些投資類公司的盈利能力需要得到切實提升。

   以久事為例,2008年,其凈利潤一項為虧損3.5億,而其沉淀的資產總額達到2020億,凈資產額達到440億,凈利潤率為負;城投集團2008年凈利潤為7.08億,資產總量卻有2136億之巨,凈資產額也有874.98億,凈資產收益率僅為0.8%。新近成立的國盛集團相對情況較好,凈資產額165.48億,凈利潤3.02億,凈資產收益率1.82%。

   “這其間有兩個問題,”上述國資分析專家指出,一是這類投資性國資因為承擔了城市建設的任務,沉淀的國資總量太大,如城投和久事的資產總額均在2000億以上,一個公司的資產總量就占41家市屬國資總量的1/10以上,其次,這些公司因為承擔了大的項目建設功能,融資量比較大,負債率比較高,特別是久事公司,其資產負債率達到80%。

   進退之據

   身處資本重鎮的上海,為何國資的經營效率不高?

   “其間的原因很多,”一接近國資委的人士對記者表示。歷史上,上海就是國資重鎮,國資總量大,在2001年-2003年流行的國資轉讓潮中,上海非但沒有賣,還將一些大的國資合并起來捏在手里,由此形成了一大批國資存量。而且,這些國資存量還承擔著養老等行政性任務,如百聯集團的職工有17萬人之多,光明集團職工同樣數以萬計,因此,盡管盈利能力不高,卻也不能輕動。

   此外,前些年的國資合并,“不僅沒有提升盈利能力,相反還削弱了盈利水平。”曾經在百聯集團的一名前高層領導告訴記者,百聯整合中,一方面合并增加了管理層級,管理成本不減反增,另一方面,復雜的持股層級使得優質下屬企業對集團的利潤貢獻被稀釋。

   去年年底,上海市近年來發布的指導國資改革的最重要文件《關于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提出,要推進國企的市場化開放性重組,而今年4月份,又對國資布局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要求經營性國資基本集中到城市基礎設施和關系國家戰略、國計民生等的戰略產業上。

   那么,哪些產業該進,哪些產業該退,這份報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觀照角度。

   “市屬國資夾在中央國資和區縣國資兩級中間,有其特殊之處。”一名國資研究專家表示,一方面,中央國資的盈利大戶集中于石油石化、冶金、通信、煤炭、交通運輸和電力系統,這些行業具有壟斷色彩,地方國資難以介入;另一方面,一些充分競爭的行業,如零售、家電、外貿等,由于國企固有的效率低下,人員臃腫等原因,國企在沉淀大量資產的同時,其盈利能力顯得不足。

   比如華誼集團,其主業是煤基多聯產、精細化工和清潔能源,其2008年凈利潤只有1000萬,一方面與化工產品去年的價格走勢有關,化工產品去年上半年價格走高,下半年隨著經濟周期走低,但另外一方面,華誼的管理層級有七級之多,員工有4萬多名,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從這份報表來看,科技含量高,資本投入大的先進制造業,是市屬國資將來應該“進”的一大方向。”一接近國資委內部人士分析道。

   像上海電氣,其所在的裝備制造業,目前國內具備火電、風電、核電、海水淡化等五電一化裝備制造能力的企業只有三家,分別是哈爾濱電氣、東方電氣和上海電氣。

   “這個行業一次性投入資本量大,技術水平高,哈爾濱電氣是解放前的老企業,東方電氣是大小三線的時候從上海搬遷過去的,民企現在不管是技術上還是資本量上,還玩不動。”上海汽輪機廠一副廠長分析說。

   而諸如光明集團、錦江國際、百聯集團這樣的充分競爭行業,其將來的方向則可能是一方面有選擇性的“退”,一方面提高管理能力,控制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全部退有難度,涉及到大量人員安置,只能逐步消化,”上海市國資委一名內部人士分析稱,而另一方面,如何在充分競爭行業提高國資的盈利水平,則是擺在經營者面前的一大難題。目前,國資委已經提出要將企業管理層級原則上控制在3級以內。

   在投資類公司方面,國資委提出,要形成2-3家充分發揮投融資和國資流動平臺功能的資本經營公司,但是未來,資本經營公司的償債能力問題會逐步顯現。

   “我理解,資本經營公司應該是‘以退促進’,一方面從一些產業中退出來,以退出來的資本投入新的需要‘進’的產業,以此實現國資的流動,而不能依靠銀行貸款等融資手段實現‘進’,尤其是在產業投資領域,更應該如此。”上海國盛集團公司一名人士說。

   (實習記者楊瀾對本文亦有貢獻)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