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秦佑國談地震災區重建中標準化與多樣性的統一
□記者 張婭
過去一年,“汶川大地震”各災區正在全力推進的重建之舉無疑是展示中華民族“春風吹又生”般堅韌的最有力證明。按照“兩會”期間四川省副省長魏宏的說法,四川省力爭到今年9月份全部完成農房重建任務,到年底完成學校和衛生醫療機構恢復重建任務的95%。但是,如何把對地震的反思應用于實踐之中,重建災區的人類發展、民族文化與自然保育之間的平衡,恐怕是擺在人們面前持續的重大課題。
正在災區展開“馬爾康愛心援建行動”的歐特克公司(Autodesk),是這個課題的探索者之一。在藏語中,馬爾康是“火苗旺盛”之意,引申為“興旺發達之地”。這個美好的寓意被歐特克賦予到公司的災區重建公益項目上。馬爾康也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首府的名字。大地震災區的不少地方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并在久遠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民族文化。“我們希望不僅提供一個新的房子給災區人民,還要尊重他們的文化傳承,而不是一概把他們當成是全部一樣的人去蓋房子。”馬爾康行動發起人及總負責人、歐特克中國研究院院長黃健銘說。
3月19日,歐特克正式啟動清華大學設計方案征集大賽。大賽將面向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學生征集百套用于四川災后重建的“愛心農宅”優秀設計方案,并從最終獲獎的10套方案中優選出5套,交由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建筑分院完成達到施工圖深度的技術圖紙,于地震周年之際捐獻給災區。
歐特克大中華區總裁王春文解釋說,災區重建要考慮到兩個問題:第一是在跟時間比賽,已經過去一個冬天了,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可能過冬很舒服,但四川的冬天很難過,即使縮短一個冬天對災民也非常重要;第二是當地物資非常短缺,如何循環利用現場已有的物料,需要重點考慮。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行動持續喚起不同地方的人們去關心重建與當地社群之間的關系。”王春文說,“這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需要延續好幾年。”
設計方案征集是馬爾康行動的重要一步。之前,歐特克的項目團隊多次深入災區進行實地調查、選型、建模和實驗,確定了輕鋼結構生態住宅的“馬爾康方案”。該方案采用薄壁型鋼作為建筑龍骨,用普通螺栓進行鋼結構連接,同時用大量斜撐和拉桿來確保結構穩定。迄今已完成的示范房屋有德陽地區綿竹市遵道鎮棚花村生態廁所、綿竹市九龍鄉一棟兩戶的試驗房,以及在建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楊柳村56戶示范村項目。
針對災區重建過程中的標準化與多樣性的統一,《商務周刊》采訪了此次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前院長、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物理分會理事長及綠色建筑專業委員會主任秦佑國教授。
《商務周刊》:目前災區民宅重建確實存在著很多問題,大量的資金投入不一定能適應當地農民的需要。從一位建筑專家的角度,您認為應該如何考慮災區民宅的重建?
秦佑國:地震以后,關于災后重建有很多觀點。坦率地說,這里面有不同的利益出發點。我認為在滿足基本抗震要求下,災區民宅一定要實現多元化,應該尊重各個方面的各種重建途徑和方式。如果是政府出錢以救濟性質建造的房屋,我堅持認為應該就是三間正房,也就是農村的一間堂屋和兩個廂房。其他的,比如廚房、廁所、豬圈,都讓農民用舊材料自己蓋去。
這中間還有很多東西是值得探討的,尤其是要避免以行政意志或者所謂的專家意志去強行推廣某一個方案。在農民自建的情況下,我們只提供一個基本技術體系,主要由農民利用舊有材料來做,反而會更好。老房子一震就垮掉了,現在應該告訴農民如何讓房子不垮。例如磚混結構的墻要不要打一個圈梁,如果沒有鋼筋混凝土圈梁,能不能做鋼筋磚帶,之前都是沒有的。這些可以進行技術性規范并且向農民推廣,農民可能還是自己蓋房,但他已經有了抗震的技術性要求。我其實很主張這樣一種模式。
《商務周刊》:您提到了災區民宅的多元化,其中是不是包含著當地人文在房屋建筑上的傳承,并且要實現與農業、自然的天人合一?這種想法落地的困難有多大?
秦佑國:如果農民自己蓋的話,他更明白自己的生活,我們應該尊重他們。考慮到文化傳承,對好的民宅進行保護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讓所有人都必須住在這樣的房子里。如果一個設計師在進行新農村住宅建設時還是照搬原來的房子,那就是一個沒出息的建筑師,應該要提取其中真正屬于文化傳承的東西。比如中國原來蓋的別墅都是西洋式獨棟住宅,院子在外面,沒有生活的私密性。而中國的模式是外向的相對封閉性,院落在里面,對外保證家庭的私密性,內部的空間卻是開敞的、流動的。把握了這個特征,即使蓋成的是一座完全現代的別墅,也一定傳承了中國文化。
馬爾康方案也是這樣。鋼架結構怎么傳承傳統文化呢?只要讓農民自己搭建,像羊頭、老玉米、南瓜,可能又會掛在那兒,文化氛圍就又出來了,這本來就是他們的生活。而不是我們非要給他們設計一個文化的傳承,造就一個文化傳承。
《商務周刊》:從1966年的邢臺大地震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6年的麗江地震,再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在這么多年的災后重建過程中,我們經歷過哪些變化,有哪些利弊和反思?
秦佑國:地震是一個自然災害,但我們發現不是地震把人震死了,而大多是地震把房子震垮,房子再垮下來把人壓死了。這次汶川大地震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只要按抗震設防、完全根據建筑設計由正規單位去修建的房屋,幾乎沒有傷到人。這才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所謂抗震,首先就是選址。比如北川縣城,地震沒有震垮多少房子,但是山體塌下把房子掩埋了,就是一個教訓。其次規劃也很重要。日本是一個多地震國家,他在規劃中有兩點:一個是不管是否在城市中心、有多高容積率,都建有避難場地;還有一個是中小學的建筑抗震等級比其他建筑要高。中小學生的生命很寶貴固然是肯定的,但還有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旦地震以后學校要停課,空出來的教室、操場和體育館等是最好的救災安置場所。而我們這次非常糟糕的是很多學校先垮掉了,這是一個血的教訓。第三才是單體設計,比如馬爾康方案選擇輕鋼結構,除了鋼材本身是一個綠色建材,鋼結構的抗震性也比較好。
《商務周刊》:但輕鋼龍骨真的適用于這種少數民族聚集的農村嗎?馬爾康方案有歐特克這樣的設計軟件公司深度參與,他們的高科技軟件是否符合當地實際?
秦佑國:你仔細想想,全木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輕鋼龍骨,哪一種更合適地震災區?木材是最好的綠色建材,但建立在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災區現在還有森林嗎?在森林資源被極度破壞的情況下,我們無法推廣木結構。如果用鋼混的話,對施工的技術要求反而更高,混凝土攪拌不好或者養護不好都達不到抗震需要的強度。我們現在把輕鋼結構送到重建地區,第一是好運輸,因為它很輕,不像水泥,第二看起來好像很復雜,但正因為后面有高科技配合,所以現場施工反而很簡單。后面一個是歐特克這樣的公司非常重要的功能。具體而言,農民選中一個房型以后,通過歐特克的軟件可以很快自動模擬生成相應的物料清單、施工管理流程和成本核算單,從而保證方案的建筑設計環節與施工環節的貫通。工廠完工后再運到施工現場,農民既可以做到個性化,不管蓋多高的樓都可以在短期內完成,現場裝配也不會特別復雜。這看似高科技,實際卻是根據當地情況尋找到的一種技術平衡。也就是說,它是一個適宜技術。因為重建地區恰恰在山區,交通不方便,如果在平原地區,靠近一個建筑公司,買混凝土很方便的話,我們不會去推廣這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