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實習記者 李真)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銀行理財產品,你該如何選擇?
數據顯示,在4月份到期的455款銀行理財產品中,僅有不到87%的理財產品實現了預期收益,這創下了去年8月以來的歷史新低,在43款到期結構性理財產品中,有近六成產品未實現預期收益。與股票掛鉤的結構性產品中多數更是零收益。
從銀行實現收益能力看,招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等位居中資銀行前三名。
近六成未實現預期收益
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的報告顯示,4月份共有455款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其中僅有86.59%的產品實現了預期收益,這創下了去年8月份以來的新低。
當月到期產品零收益和負收益情況較為嚴重,有14款產品到期實際收益為零,且基本上都是掛鉤股票類理財產品,4款產品實際到期收益為負。
在到期的理財產品中,實際到期年收益率與預期偏離最大的,是1款投資于基金的理財產品,到期實際年收益率為-14.47%,除這款產品外,另外還有3款證券投資類產品收益也為負。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財產品中心研究員太雷告訴《投資者報》,銀行理財產品出現零或負收益的原因首先是產品結構設計問題,當月到期出現零或負收益的產品大多與股票掛鉤,其收益受到股市影響,對股票看漲或看跌的方向性選擇,勢必會直接影響到產品收益;其次,產品進場時機的選擇也很重要,若恰巧于掛鉤標的下降區間進入,同時產品結構設計又是看漲方向,沒有保本、保息策略的產品必然會出現零或負收益。
從產品類別來看,由于一年期、兩年期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從今年開始將陸續到期,但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并沒有明顯回暖,預計將集中出現結構性產品收益“滑鐵盧”。
事實上,今年前三個月對此已經有所體現,4月份到期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更充分體現了這一點。4月份共有25款結構性理財產品未實現預期收益,占全部到期結構性理財產品的58.14%。其中15款掛鉤股票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到期均未實現預期收益,多數為零收益。
央行連續降息對降息前或降息期間發行的部分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的不利影響仍在繼續,在4月份到期的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中,30款未實現預期收益,27款理財產品提前終止。
令人欣慰的是,票據資產類和債券與貨幣類理財產品繼續保持著穩定的收益實現能力,均實現了預期收益。
在外幣產品中,澳元產品收益率領先其他外幣,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數據顯示,浦發銀行及招商銀行的澳元產品實際收益以8.5%穩居高位。
投資于特殊對象的理財產品也表現不俗,如深圳平安銀行的安盈理財0817和0811,這兩款人民幣理財計劃都取得了高于7%的年收益率,成為到期理財產品中的亮點。
從銀行實現收益能力看,招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等位居中資銀行前三名,渣打銀行和恒生銀行位居外資銀行的前兩名。
發行熱情不減
根據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的報告,4月份全國有46家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441款,與3月份的474款相比,盡管發行數小幅下降,但發行主體持續增加,部分中小銀行開始參與理財市場,例如去年剛剛完成更名的成都銀行4月份發行了首款產品——“錦城一號”人民幣理財產品,并于5月5日提前結束募集,正式成立。
雖然有半數以上沒有實現預期收益率,但結構性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卻同比增加了11款至49款。有12家銀行參與了結構性理財產品發行,而中資銀行參與數量由3家上升至5家。深發展和華夏銀行均發行了2009年首款結構性理財產品。
“前期結構性理財產品實際收益不太好,是市場下滑的系統性風險,吸引銀行繼續參與這一類產品的原因是,一方面結構性產品為外資銀行主打產品,另外,時下中國概念標的豐富,市場需求蘊藏一些投資機會!蔽髂县敶笮磐信c理財研究所研究員張星表示。
張星提醒,投資者需要從風險、收益、流動性三個角度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具體而言,不能孤立地看產品收益的高低,要在確定自己投資資金的前提下,確定預期投資目標,高收益產品的安全性和流動性都較差。“對于銀行給出的預期最高收益,也不能過于迷信。”張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