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曙光
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轉眼已過一年,溫家寶總理在視察災區時說的“多難興邦”言猶在耳。近百年來,我國發生7級以上地震76次,死亡59萬人,是世界上因地震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多難如何才能興邦?
人類的進步分兩種,一種是物質的,一種是精神的。汶川大地震后物質方面進步我們已經能夠看到,如災后重建;精神方面,今年“五一”實行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應該算一個。
地震目前還是一種人類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人們現在對付地震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想方設法提前預知躲避災難;一種是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地震來了也不怕。
由于地震的成因機理非常復雜,地震預報,特別是臨震預報還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不僅僅是個科學技術問題,還是重大的經濟問題、社會政治問題。很多國家沒有在地震預報上做出法律上規定。我國的防震減災法雖然結合我國的特點,制定了國家統一發布的地震預報制度,但如何做到既能實現“國家鼓勵、引導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地震群測群防活動,對地震進行監測和預防”的要求,又能遵守“國家對地震預報意見實行統一發布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社會散布地震預測意見。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社會散布地震預報意見及其評審結果。”這其中的法律邏輯關系還有待理順。再有,地震預報目前確實不是成熟的科學技術,所以預報也是社會民主決策的問題,其中的決策程序、法律授權等方面也有細化之余地。
除了預報外,人類抵御地震災害的另一方式就是加強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近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解釋震災房屋損毀嚴重問題時強調:專家組調查后得出的結論是:“重災區房屋建筑的抗震設防很難抵御此次特大地震的破壞,重災區房屋的倒塌是不可抗拒的。”因此,根據我國地震災害分布情況提高建筑抗震設防標準是有效抵御地震災害的有效手段。
提高建筑物抗震設防標準,除了保護人的生命外,就是經濟問題。這其中又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提高建筑抗震設防標準后的成本問題。這次汶川大地震的直接經濟損失是8451億元,災后重建大約需1.6萬億元。如果提高抗震建筑標準等級,每提高一度所增加的經濟成本應該是可以計算出來的。這就是把錢花在事前還是事后?也是一個發生概率的問題。如果通盤考慮當然還事前防御為好。
再一個就是防災與經濟發展的問題。現在招商引資已成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個別部門可能擔心提高抗震設防標準,公布抗震減災規劃會嚇跑投資者。其時,真正的安全感來自于更多信息的獲得。日本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多的國家,但其經濟發展并沒有因此而受影響。
最后是設防標準落實問題。建筑質量的保證分為設立標準、監督落實兩個方面。標準定得再高如果不落實也沒有用。我國現在建筑質量監督主要還是靠企業自查,政府部門抽查覆蓋面也太小,工程監理也不完善。而建筑質量問題事后法律懲戒及賠償更是有很多疏漏,還有很大改進余地。
文明進步總要以法律的形式來固定。因此,無論是地震預測的研究還是預報機制的完善,無論是建筑抗震設防標準提高還是其落實,在汶川大地震后我們總要有所進步,這樣才能體現“多難興邦”的真正含義。
作者為《中國經營報》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