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龍婧 發自北京
錢列陽,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主要執業領域為刑事訴訟,曾承辦過多起國內影響較大的刑事案件。 “中國證券死刑第一人”楊彥明貪污、挪用公款案,亦由他代理。
時代周報:請問你是在什么情況下代理這個案件?
錢列陽:2006年的上半年,楊彥明一審被判死刑后,我就受他親屬委托,為他上訴。
時代周報:能談談當時你接下這個案子的理由嗎?
錢列陽:首先是因為楊彥明親屬的委托;其次我本身對這個案子也比較好奇,畢竟那么大一筆錢哪里去了,很蹊蹺。
時代周報:你跟楊彥明會面過幾次,在你眼中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錢列陽:前前后后大概碰了十次面吧。我感覺他已經不怕死了,某種意義上是他想死,我跟他交談過,他的思維很清晰,人也很聰明,對他的社會關系啊、人情脈絡啊,都看得非常清楚。如果要評價他,那就是心志堅定、頭腦聰明、性格內向、比較慎言。
時代周報:按你所說,楊彥明已經將生死看淡,是否會不配合你的工作?
錢列陽:我跟他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就跟他講過,我知道你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但我既然是你的辯護律師,我的職責就是讓你的權利最大化,請你理解配合我這個律師應盡的職責,不論結果是什么。楊彥明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我這樣說,他自然明白。
時代周報:你最初接受這個案件,是否希望他能說出贓款的去向,讓他戴罪立功?他后來的緘默,是否打亂你的辯護方向?
錢列陽:我當然希望他能說出贓款的去向,但我根本沒指望他說出贓款的去向。我接手這個案件的時候,他已經入獄兩年,兩年的時間,該發生的一切都已經發生了,他都沒有說出來。我只是一個律師,我想自己也沒有這個本事。我一開始的辯護策略,就沒有在勸服他說出贓款的方向上做文章。
時代周報:你問過他贓款的去向嗎?
錢列陽:很早之前就問過。他說給人了,但給了誰就是不說。
時代周報:在法庭上你跟檢方有爭議嗎,爭議的焦點是什么?
錢列陽:當然有爭議。爭議的焦點不是夠不夠死刑的問題,而是該不該適用死刑的問題。這個不是事實問題,不是證據問題,是法治觀念的問題。
時代周報:你在法庭上的代理意見是什么?
錢列陽:我是堅決反對對楊彥明立即執行死刑的,我們希望他能夠判死緩。每一個案件都有它的特殊性,立法里是有規定多少金額該判死刑,但并沒有規定必須判死刑,這就是考慮到案件特殊性,讓每個法官有自由裁量的空間。
楊彥明是經濟類犯罪,在很多國家,對財產犯罪并不適用死刑,中國以后的法律,會不可避免地走向這個趨勢。這個案件如果有另外一種判決,會推動我國的司法進程。
同時,從人性的角度講,對一個人最嚴重的懲罰不是死,而是生不如死,我認為終身監禁不得保釋,懲戒效果大于一槍過去一死了之。
而且,楊彥明案件里面有兩個最關鍵的問題,第一是巨額財產不知去向,另一個是受賄的人還在逍遙法外,這兩個問題關系到國家的財產利益,關系到反腐敗斗爭。
更何況這里面還有事實不清楚、搜證材料遺失的問題,檢察機關認定的6500萬并不能確定,而且證人屬于孤證。從這個角度來說,楊彥明并不適用死刑。
時代周報:檢方意見認為對楊彥明使用死刑,是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
錢列陽:為這個,我在法庭上和檢察官發生了激烈的辯論。我當時回答,不顧及可能挽回的國家損失,不顧及反腐中的貪官,就為了判死刑而判死刑,單獨以法律的尊嚴為借口,這樣的司法判決,法律的尊嚴有多大意義。何況,楊彥明是一心求死,這樣的判決不是正好符合了他的心愿?真正的法律尊嚴,不是一個人想死就讓他死,人是沒有資格跟法律討價還價的,而是由法律決定你的生死。
時代周報:他被判死刑,你有心理準備嗎?
錢列陽:我認為他死的可能性很大。不過他該說的都說了,該做的也都做了。不過10年了,我手中沒有死一個人,這次終于破例了。
時代周報:你如何看待這個案件?
錢列陽:判他死刑,一點都不冤枉,這個案件不是一個冤假錯案。但是,正確的判法不止這樣一種。就如我在庭上所說,楊彥明一聲槍響倒地之時,就是許多人高枕無憂睡大覺之日。
以后再有貪官抓進來,最多就是多了一批巨額不明財產。
記者手記
參加過楊彥明庭審的記者都說,無論哪次上庭,楊彥明都是一副固定的神情:表情平靜、思路清晰、語速較慢,偶爾雙目微閉,忽然又面帶微笑。
在法庭上,楊彥明總是很快回答完公訴人的提問,不再多說一句話。他一直顯得很平靜,將情緒控制得很好。即使在一審和終審聽到自己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他也沒有情緒波動,露出了微笑。
幾乎所有跟楊彥明有接觸的人都形容,他是一個心志極其堅定的人。這一點可以在很多報道中找出來。比如,他在知道事情無可挽回后,冷靜地跟妻子離婚、安撫好下屬然后再自殺;5年的羈押生活,也沒讓他吐出半點線索。
而在世俗的一面,楊彥明算得上一個好男人。他不嫖、不賭,也沒有什么惡習。他對妻子的愛護,可以從他不將妻子牽扯進自己的事情,案發后堅決與妻子離婚等細節中看出。還有熟悉楊彥明的人說,楊彥明也比較仗義,而且顧家。
楊彥明表現得很矛盾,他兩次自殺,被捕后一直拒不說出巨額資金的去向,一心求死;另一方面,他卻一次一次上訴,不放棄任何一個活著機會。有記者問過,他當初兩次自殺,又表現得一心求死,為什么還要上訴?楊彥明的回答是,他還沒做好對死的心理準備。
楊彥明案歷經五年司法,四次重大審判,多次補充偵查,包括終審在內三次被判處死刑。他的辯護律師之一錢列陽說,他算是完整走過了一遍中國司法制度的所有救濟程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