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記者 楊博
華爾街刮起的金融颶風讓全世界瑟瑟發抖,身處漩渦中心的美國更是經受著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臨危受命”的奧巴馬從小布什手中接過來的,不只是白宮第44任總統的權杖,還有一個巨大的爛攤子,其中最致命的壞點就是滿目瘡痍的金融業。
在小布什卸任前的最后日子里,巨頭們紛紛落馬讓白宮意識到了華爾街問題的嚴重性。2008年10月,布什政府制定的7000億美元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ARP)獲得通過,白宮的金融救援行動步入正軌。
小布什在任期的最后兩個月里大手筆地將TARP資金撒出去一多半,其中的1250億美元投向了花旗集團、美國銀行等美國大型金融機構,僅花旗就得到450億美元的注資。不過這些錢并沒有按原計劃用來收購問題資產,而是轉向購買金融機構的股權。對此,時任財長保爾森曾解釋說,7000億美元救市資金相比巨大的不良資產黑洞實屬杯水車薪,即使幫助金融機構剝離不良資產,也無法有效緩解其惜貸問題。美國政府正是希望靠快刀斬亂麻的做法,掌控金融機構并推動其放貸。
奧巴馬接手后,TARP計劃開始了第二階段的運作。相比之下,攥著剩下3200多億美元救助金的奧巴馬政府在“撒錢”上謹慎了許多,但在對金融業的監管上則頻頻出拳,一邊通過轉股等手段提高其在金融機構的持股比例,一邊利用不斷擴大的主導優勢對包括高管薪酬在內的華爾街諸多問題嚴加限制。
在市場看來,白宮擴大持股可能對銀行系統的獨立性造成嚴重損害,更有甚者表示,變相接管會帶來國有化“惡果”,美國經濟靈魂將就此喪失。這一恐慌情緒直接體現在股市上,2月27日,在花旗集團宣布其已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后者成為花旗最大單一股東后,該公司股價開盤即大幅下挫30%,創下18年來新低。
與此同時,華爾街巨頭們也開始意識到,白宮給的甜頭只是暫時的,隨著大筆資金而來的必然是更多的干涉。原本對救助金求之若渴的各大銀行開始盤算著如何盡快擺脫白宮的“魔爪”,還債贖身。高盛集團明確表示,計劃發行50億美元的普通股以償還100億美元的政府貸款。
事實上,政府出資救援的“毒性”不只作用在銀行身上,不斷投入資金填補金融機構的巨額虧空,也被認為是將巨大的風險轉移給了納稅人。美國國會參議員理查德·謝爾比認為,政府救市的總耗資最終可能達到1萬億美元,一旦出售資產不能盈利,巨額虧損將由納稅人埋單。
除了TARP計劃,美聯儲的救市舉動也飽受質疑。在去年12月已將利率下調至0-0.25%的歷史最低水平后,在措施運用上一度捉襟見肘的美聯儲開始加大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力度。3月中旬,美聯儲拋出撼動市場的一劑猛藥:宣布將購買最多3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此舉被認為是通過“印鈔”增加信貸供給,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直言不諱,表示在即將失去降息空間時,只能充分發揮“印鈔機”的功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以刺激經濟復蘇。
盡管是在非常時期做出的“非常”之舉,但各方對此仍表示擔憂。分析人士認為,由于信貸意愿差,目前市場的貨幣乘數已經很低,過多的貨幣會引起市場的劇烈波動,而不一定是上漲,并且這種波動的來臨很可能會先于經濟復蘇,這樣經濟進入低增長、高通脹的可能性會更大。也有專家稱,美聯儲此舉無異于“飲鴆止渴”,可以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但最終付出的代價可能是貨幣貶值、通貨膨脹、資金外逃及國家信用破產。
備受爭議的白宮金融救援行動,是會給市場不斷注入生機,還是會將經濟拽入更深的泥潭,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奧巴馬和華爾街都還要含著“蜜糖”過一段苦日子,至于“蜜糖”最后會不會化為“毒藥”,既要看后續措施的調整,也要等待時間的檢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