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會議26日在華盛頓閉幕。此次會議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召開,會議集中商討了應對危機和支持增長、穩定金融市場和改革金融體系等當前重大問題,并就如何落實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所達成的共識進一步交流情況和協調立場,會議因此取得了一定成果。
成果之一:認清了形勢
從最近一段時間的經濟數據看,形勢出現一些逐漸趨于穩定的信號,特別是在倫敦金融峰會以后,市場出現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但據IMF預測,全球經濟今年將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并且由于此次金融危機與全球經濟同步下行相結合的特點,危機過后的復蘇也將是很緩慢的。
該組織指出,經濟的增長前景依然很不確定,這主要是由于銀行部門仍被不良資產問題嚴重困擾,金融體系仍處于重壓之下;金融局勢緊張與經濟活動疲軟之間的惡性循環尚未打破。
與此同時,世界銀行發出警告:國際金融危機正危害到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世界貧困人口因經濟衰退而急劇增加,金融危機有可能演變成人類和發展的危機。
鑒于這種種情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春季會議上都強調:危機遠未過去,解決危機需要更多的努力。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二十四國集團指出,世界經濟進一步惡化的風險還相當大;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也警告:現在作出已經接近走出危機的結論是錯誤的。
成果之二:就應對措施擴大了共識
IMF總裁卡恩在介紹會議成果時說,與會者在怎樣應對危機的問題上已經不再有大的分歧。據他介紹,會議就放松財政以刺激經濟和清理銀行不良資產的必要性達成了共識。
在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來應對危機的問題上,原來的主要分歧在于各國究竟應該投入多大的財政力量。美國主張只管需要與否,不論數額大小。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則主張等等看,要視最初投入的效果如何再作決定。
從春季會議后發表的公報看,與會者承諾采取進一步的必要行動來確保經濟復蘇,其中就包括持續加大必要的財政擴張規模以刺激經濟復蘇。但同時,與會者也強調,財政刺激措施要在可信的財政框架內實施,以確保長期財政可持續性。這表明,會議不支持只顧眼前而不計長期后果的財政政策。
關于銀行部門問題,IMF早就指出,在銀行受不良資產拖累而限制放貸的情況下,經濟復蘇就可能不會出現。卡恩25日又強調,經濟的最終復蘇“嚴重依賴于”對銀行不良資產的清理。
在這個方面,美國走過一段彎路。布什政府以清理銀行不良資產為由獲得國會批準7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計劃,隨后卻改變了救市思路,將主要資金用在了購買金融機構股權以及救助美國國際集團和汽車制造商。到今年2月,奧巴馬政府宣布新的金融救助計劃,又回過頭來清理銀行不良資產。目前,對大銀行的“壓力測試”工作已有了初步結果,也就是說,美國已經著手處理銀行不良資產問題。
不過,銀行部門面臨的問題不容低估。據IMF估計,從金融危機爆發到2010年,源于美國貸款和證券的損失額將高達2.7萬億美元,比半年前估計的數額翻了一倍;如果把源于其他成熟市場的損失也計入在內,那損失額將達到4.1萬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將由銀行承擔。這不僅表明幫助銀行清理不良資產的緊迫性,也顯示了這個任務的艱巨性。
會議還指出,要設計可信的退出方案,保證當危機平息的時候,政府大規模的寬松政策和干預措施得以有序退出。
成果之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發展中國家意愿
為解決IMF可用資金不足的問題,倫敦金融峰會同意將IMF可用資金從現有的2500億美元擴大到7500億美元,即增加5000億美元。
通過增資來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揮其作為主要國際金融機構的獨特作用,是國際社會為解決當前危機協同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但是具體以何種方式增資,各方意見存在差異。美國主張擴大IMF原有的“新貸款安排”,由成員國向該組織提供貸款;發展中國家則主張,IMF短期內通過發行債券來解決當前的資金困難,較長期內則通過全面增加份額的方式來永久性地解決可用資金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發展中國家的主張源于兩個考慮:一是如何在履行國際義務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的利益。而作為重要的國際金融機構,IMF發行的債券安全性較高,因而受到購買者的認同。
二是如何防止在“新貸款安排”擴大之后,IMF的份額改革進程受到阻礙。長期以來,發展中國家強烈呼吁改變目前由歐美國家控制IMF和世界銀行的不合理狀況,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份額和投票權,使之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在全球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相對稱。而一旦“新貸款安排”被大幅擴大,發達國家在危機消退之后便有可能以可用資金充足為由,阻礙份額改革,阻止發展中國家獲得更多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從會議結果來看,發展中國家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反映。卡恩在會后宣布,IMF將通過發行債券融資,用于幫助需要救援的國家。會議公報也明確表示,“新貸款安排”是IMF可用資金的重要支撐,但不是份額增加的替代品。
公報同時敦促在2011年1月前完成IMF新一輪份額審議,并表示,這次審議的結果應該是增加有活力的經濟體,特別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整體比重。此外,公報還敦促立即執行IMF2008年關于增加發展中國家發言權和代表性的一攬子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這些只能說明,發展中國家此次預防了可能出現的用“新貸款安排”替代份額增加的做法,維護了今后繼續通過份額改革擴大發展中國家話語權的可能性,而并不代表發展中國家長期以來的訴求已經得到任何實質性的認可和體現。
從這個結果也不難看出,從根本上改革國際金融機構和貨幣體系、重建國際金融新秩序,讓發達國家放棄部分已有權力和既得利益,使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體現,絕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