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超市、蔬菜企業給和縣菜農下“日訂單”,江浙客商“扎堆”投資和縣旅游,南京人成批在香泉湖旅游度假中心購房,和縣烏江鎮四聯村的6000畝“飛地”加盟南京高新區配套產業園……今天的和縣,已經進入“跑步融入”長三角階段,很多新聞還未曾被捕捉到,就已經成了“舊聞”。
在我們的眼中,這一切都是巢湖東向融入的新聞,而在和縣人的眼中,這就和他們平日里跨過三橋在南京逛街一樣平常。
關鍵詞:東向
——向東,向東,再向東
醫、學、住、游、購、樂,和縣和南京互相將大把的消費和投資投向了對方。向東,向東,再向東,和縣依據安徽東向“橋頭堡”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正逐漸成為承接長三角產業梯度轉移的配套“工業園”、長三角市民農產品安全消費的綠色“大菜園”、長三角地區游客休閑度假的“后花園”。
南京乃至長三角的很多企業則是把和縣看作了一塊近在咫尺的投資“處女地”。目前,和縣75%的省外資金來自長三角,其中南京企業在和縣投資的香泉湖國際度假中心等項目已達230多個,總投資超過了50億元。
眼下,長三角企業投資120億元的和縣北部山區旅游、投資20億元的盤景水泥、投資28億元的天盛多晶硅等一批投資大、管長遠的長三角投資項目,成為了和縣經濟的“擎天柱”。鄭浦港暨馬鞍山大橋橋西經濟區、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飛地經濟”南京高新技術配套產業園等,即將成為和縣新的“增長極”。
關鍵詞:超車
——彎道恰是超車時
實際利用外資位居全省第一、進出口總額全省第二、財政收入實現“兩年翻一番”,一年跨過兩個億元臺階,增幅居全省第四——2008年經濟成績單中的“三大亮點”證明,和縣在融入長三角中實現了“超車夢”。
當前,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經濟發展進入“彎道”。但和縣的決策者卻認為,“彎道期”正是實施實現趕超、奮力崛起的機遇期。應該發揮并放大自己的優勢,借力“長三角”,在彎道中也要超車,而且再也等不得、再也慢不得、再也錯不得。
彎道了還能不能超車?如何超車?面對疑問,和縣提出“彎道超車”并非是不理性的。因為,金融危機加速了長三角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生產要素需要在更大區域內的優化配置,而和縣具有獨特的承接優勢。
目前,和縣正進一步張揚區位、資源和生態三大優勢,搶抓建設皖江城市帶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馬鞍山長江大橋等一批沿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南京都市圈和省會經濟圈帶來的三大機遇,著力在承接產業轉移建設沿江產業帶、沿江城市群上取得突破,在建設東接長三角的物流中轉基地上取得突破,在發展生態經濟上取得突破。通過建設產業配套轉移基地、現代農業基地、休閑旅游度假基地、港口物流儲運基地,從“承接”到“對接”,從“靠近”到“融入”,全面參與長三角的分工合作,變東向發展的“區位橋頭堡”為東向融入的“經濟橋頭堡”,爭取在3到5年內,成為全省發展速度最快、投資環境最佳、經濟內在素質最好的地區之一。
現實也證明了“彎道超車”的可能。今年以來,長三角投資項目“接踵而至”,4月份成為和縣項目的“集中開工月”。與不少地方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下滑不同的是,今年前3個月,和縣經濟“逆風飛揚”,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9%,財政收入增長10.8%,再次讓和縣的決策者們堅定了“彎道超車”的信心。
為給“彎道超車”提供保障,和縣實行項目牽頭負責人和牽頭單位保證金制度,同時,狠抓“一區兩園三基地”建設,開展園區競賽活動,全力實施項目推進年、城市建設年和環境優化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