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報特約專欄作者 Joachim Faber 博士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集團 首席執行官
在中國話里,“危機”包含兩種涵義:既有挑戰又有機遇。
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已經持續18個月,我們看到源于房地產及金融行業的危機已經對實體經濟產生全方位的沖擊,并導致全球經濟的下滑及失業率的上升,全球已經陷入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峻的經濟環境。處于風口浪尖上的資產管理行業自然難免遭遇各方壓力,例如資產價值下跌、盈利空間縮小、投資人大舉贖回等。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報告”以及麥肯錫的研究分析,若2007年整個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為100的話,那么2008年整體規模縮水15%至85,而2009年的預估值則是70,較2007年的水平下降30%。不過,跌幅更大的還在后面。假設2007年的行業利潤水平為100,那么2008年該數值已經跌至63,如果再不行動,那么2009年的行業預估利潤水平則可能慘跌至37,較2007年削減了約三分之二。
另一方面,金融危機爆發后,人們的風險偏好開始改變。根據Strategic Insight統計,在整個2008年,美國及歐洲市場的共同基金各自“失血”620億美元和617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僅去年第四季度,就分別有1480億美元和1950億美元的資金從美國及歐洲的共同基金中流出。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的流動性并未就此“消失”,而是轉移至貨幣市場。2008年有604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流入美國貨幣市場,歐洲貨幣市場也在去年吸引了1310億美元資金。
就是在這樣充滿挑戰的經濟及行業環境中,我們依然保留著彌足珍貴的自信和驕傲。事實上,在整個行業飽受危機摧殘的2008年度,德盛安聯資產管理不僅保持了穩健的盈利,還躋身全球規模最大的主動型資產管理公司(即不包括指數基金)。
每每來到亞洲,就會被問到對新興市場基金業的看法。其實,亞太區市場雖也未能在此輪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但對于德盛安聯資產管理來說,該地區的資產管理業務潛力無限,特別是中國市場。中國基金業在過去十年中實現了快速增長,這種增長幾乎都未遇到任何阻礙,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中國的投資人已經開始意識到,基金是個透明且具有很好流動性的投資工具。
我們還發現了一個獨特的現象,就是新興市場的基金業普遍流行一種IPO文化:大家都熱衷于發行新基金。我最近剛從韓國考察回來,那里的基金總數居然有上萬只,而且規模都不大,這對于普通投資人來說根本無法做出選擇,很多基金經理也難以確保盈利。從基金業的發展規律來看,當行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時,這樣的思路應該調整,新興市場應該逐步淡化這種基金業IPO文化。
至于德勝安聯資產管理在中國的發展計劃則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兩個方面來說。
短期來看,我們希望繼續與我們的合作伙伴國泰君安一道,讓我們的合資公司發展得更加成功,可以給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讓合資公司達到業內領先的位置,為客戶打造一個長期可信賴的服務平臺。長期來看,我們當然也希望在中國開展更多業務,不過眼下最迫切的還是把我們的合資公司以及保險業務發展得更加成功,短期內還沒有更多的業務發展規劃,但我們也充分注意到了中國市場的成長潛力,時刻準備著抓住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機會。
過去3個月中,我們一直在加大對大中華市場的投資,因為我們相信中國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的有效性。從全球來看,中國實施經濟刺激的效率和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我們也相信,中國推出的經濟刺激的規模足以拉動經濟。
(理財周報記者王小靜 采訪/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