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紅雨
“如果中國能夠采取合理的經濟政策,保持強勁的內需增長,完全可以在美國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保持高速增長,這樣有利于中、美經濟的良性互動,會對美國經濟起到促進作用。”美國中小企業商會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傅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作上述表示。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甚至與美國一道被稱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在自然以及人力資源、市場、資金、技術各方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美國已成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第六大進口來源地,第三大技術進口來源地。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中美貿易額從1979年的不足25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08年的3337.4億美元,增長了130多倍。
據統計,出口占中國GDP的比重接近40%,貿易依存度(進出口總額與GDP之比)接近70%。按照經濟學的標準,一個國家的出口對這個國家GDP的貢獻超過20%,尤其超過25%以后,就已成為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而我國現在已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
為抵御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的不利影響,我國已開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了總規模達4萬億元的擴大內需求十項措施,目前已產生明顯的效果。
根據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57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中國經濟的率先企穩對于全球經濟回暖具有重要的意義。”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滕泰表示,各項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已經基本見底,目前處于緩慢復蘇的階段,而美國經濟和歐洲經濟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見底,全球經濟將在2010年開始復蘇。
中國經濟已初露曙光,而美國經濟還正在探底過程中,在此期間出現重大的反復都是可能的。本周,奧巴馬在華盛頓喬治敦大學發表演講時稱,近期的一些“經濟進步的跡象”并不意味著艱難時期已經過去,“對于美國經濟來說,2009年仍將是艱難的一年”。
傅祥表示,美國的就業前景仍不容樂觀,失業率今年可能達到兩位數的水平,美國并未出現的顯著的經濟企穩跡象,美國的經濟復蘇之路至少還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與這場全球性經濟調整所不同的是,在中國政府去年底強力推出的4萬億投資計劃的帶動下,中國將成為首個復蘇跡象明顯的國家。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鐵剛表示,目前中國采取擴大內需的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已開始顯現,美國經濟由于受次貸危機沖擊,減速已成必然,因此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經濟的增長,尤其體現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需求將不會象以往那樣旺盛,但中國已經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來抵消其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增長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