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實習記者 何珺 發自北京
中國社科院4月15日上午舉行“2009年《農村經濟綠皮書》發布暨農村經濟發展研討會”,綠皮書指出,2009年農民收入預計增長6%,增速低于2008年,農民增收困難重重。出席研討會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農村部部長、著名三農問題專家韓俊透露,國研中心在最近的一個調研報告中建議,需要在現有政策基礎上,出臺一些力度更大的新政策。
擴內需重在農村公共服務
由中國社科院農村研究所與國家統計局聯合調查編輯的《農村經濟綠皮書》指出,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761元,扣除價格因素影響,比2007年實際增長8%。預計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仍將保持增加,但是增速將低于2008年,實際增長率可能降到6%。
與會專家和官員指出,影響農民今年增收困難有兩大因素,一是農產品價格在下滑,二是受經濟危機影響,農民的工資收入大幅減少。韓俊列舉了最近的調研數據說,目前在農村,除了糧食以外,幾乎所有的農產品價格都在下降。
“要穩定農產品市場價格除了財政拿錢以外沒有太多的辦法。”韓俊建議,要把與三農有關的項目作為國家新增投資安排的優先領域,保證新增國債的使用有一個體系。
“我的一個基本看法是要擴大農村內需,我們必須要搞清楚,農村的內需不簡單的是農民買彩電、冰箱,更重要的是農村的公共服務。既要強調家電下鄉,又要強調公共服務下鄉,金融下鄉。”
韓俊透露,最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調研報告提出,建議今后兩三年之內在擴大農村內需方面還可以在以下六個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農民的消費升級工程。有萬元級,十萬元級的,強調現代流通方式要加強。二是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的提升工程。三是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跨越式發展工程。四是農民和進城農民工的康居工程,農村將來也要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五是農村的金融創新工程。六是農村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應以保農產品價格為中心
國家發改委農村司副司長方言表示,雖然2008年中國糧食產量已到10571億斤,但人均占有還未達到1998年人均占有412公斤的數值。他還指出,2005年以前南方對糧食的貢獻率大,2005年以后北方的貢獻率越來越大,這樣對北方的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是有影響的,對糧食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方副司長強調,2009年國家加大糧食投入,高度重視農民政策,出臺很多政策,如民生工程國家投入了幾十億,改造了100多萬戶的農村包括農戶區的住房等。
農業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張紅宇指出,應以保價格為中心來確保今年的農產品增長。他說,今年的政策取向應該是穩定價格,特別是以最低收購價來確保主要農產品。
新聞鏈接
專家:經濟好轉≠經濟復蘇
4月15日上午,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教授在“2009年《農村經濟綠皮書》發布暨農村經濟發展研討會”上指出,經過一季度的調整和發展,目前中國經濟雖有好轉跡象,但并未形成一個穩定的趨勢,因此離真正的經濟復蘇還有一段距離。
2月份發電量、鋼產量、汽車銷量均有所增長,3月份港口貨物吞吐量明顯反彈,3月份企業家信心指數首現提升、企業景氣指數跌幅明顯收窄……隨著大量樂觀數據的出臺,是否標志著中國經濟復蘇已見曙光?
范劍平表示,這些好轉只是跡象,還難以確認是穩定回升的趨勢。首先,在這個階段,這些指標可能會有反復,如鋼鐵產量和鋼材價格今年年初一度上漲,鋼材產量也曾增幅回升,但三月又降下來。三月的發電量比一二月份明顯下降,所以說態勢并不穩定。
“其次,促使經濟出現好轉跡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的政策,仍未形成市場的自發經濟回升。”范劍平說,與之相反企業自發投資、社會投資還在明顯下降。比如房地產新開工面積,一二月負增長12.9%,三月降幅還在進一步加大。很多社會上的投資因產能過剩,難以找到新的投資熱點,整個投資處于相對低潮。
范劍平教授還指出,雖然我國的工業庫存一季度基本消化得差不多,但房地產庫存消化剛剛起步,不僅是房產的消化,開發商手中還留有很多地。所以今年的土地開發面積是嚴重的負增長,而這些土地庫存消化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
這位專家進而指出,即使中國走完了庫存消化這一步,緊接著更艱巨的任務是產能化建設,從國內來講,最主要的是如何消化現在已經嚴重過剩的產能。所以中國要恢復到30年前的增長速度水平上,恐怕要用兩三年的時間調整,因此,現在就說中國經濟復蘇還為時過早。 每經實習記者 何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