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信貸再度月末激增?市場預期——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凌慧珊) 即將出爐的3月信貸數據,再度踏上2月“初期信貸回落、月底暴增”的舊路。“3月份新增貸款或達1.87萬億元”的傳言日漸升溫,市場普遍預期一季度信貸規模可能突破四萬億元。有消息指,接連三個月的“天量”信貸已經引起央行以及銀監會方面的關注,有關部門正積極研究信貸風險防控。
3月份信貸再度井噴
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分別達到1.62萬億元和1.07萬億元。倘若“3月份新增貸款或達1.87萬億元”這一消息確切,那么第一季度信貸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
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邱志承昨日表示,上述數據可信程度很高。如此一來,這將是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信貸在后半個月尤其是最后十天出現暴增的現象。他說,“這與銀行對未來重新出臺信貸額度相關限制的政策預期上升有關,后續階段信貸規模是否持續高增長與央行的態度有較為明顯的關系。”
在邱志承看來,即使考慮了房地產回暖跡象明顯,重點城市成交量大幅上漲對居民戶貸款需求的拉動作用,如此迅猛急速的天量信貸高增長依舊不太可能是實體經濟整體有效需求上漲的體現。
前兩月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貸款中,票據融資則分別達到6239億元和4870億元,占當月新增信貸分別達到38%和45%。廣州一位銀行業資深分析師卻認為,連續三月的天量信貸規模,其中一半源自票據貼現。上述分析師稱,其實剔除巨量票據貼現以外,信貸數據其實與往年基本持平。”他說,“票據貼現這部分基本不盈利,因而銀行業績也不會眼下巨量信貸而有太大得益。”
邱志承同樣認為,貸款規模高增長對業績的影響效果不大,今年信貸價量情況依然難以預測,維持利息收入最終仍將來自于政府項目刺激和實體經濟回暖帶來的企業EBIT增速較快上升的結論。
銀行貸款進入風險區
無論如何,持續井噴的信貸數字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來自財經網的報道指,目前央行各分支機構均著手撰寫的一季度貨幣執行報告中,并已關注到一季度信貸高速增長這一問題。其中,貸款增速與貨幣供應量目標值的匹配遠超央行預期,同時短期貸款增速緩慢的問題也十分突出。
另外,信貸飛速增長引起的風險防控問題,同樣引起了銀監會方面的注意。日前也有媒體報道,銀監會已召集了部分學界及業界的人士,就擬定的信貸風險防范文件進行論證。
前述廣州銀行業分析師說,“在此趨勢下,毫無疑問,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將會上升。”不過,他認為,不良貸款率卻會下降。”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則表示,從銀行角度看,短期內信貸規模大幅增加,在風險控制、壞賬管理方面,視乎銀行方面是否很審慎地評估了將來的風險。如果在大規模信貸增長的同時,帶來壞賬增加,這樣對經濟增長也是非常負面的。
來自中國銀行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19家主要銀行5000萬元以上客戶貸款集中度占比是60%左右。按市場通常的標準,大客戶貸款保持在40%左右對銀行來說比較適宜,一旦超過50%,即意味著貸款進入風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