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文
在一片對“美式資本主義”的懷疑聲浪中,他看到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美國社會堅實的根基,他認為這才是美國神話的真相;而在一片慶幸中國因封閉而免于受傷的洋洋自得中,他思考的是,中國金融市場自我隔離的孤島式生存該如何發展而強大?——健康才是硬道理!
3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正式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央企業金融衍生業務監管的通知意見》,對部分央企貿然使用復雜的場外衍生產品,違規建倉,風險失控,產生巨額浮虧,嚴重危及企業持續經營和國有資產安全的行為強化監管。
《意見》采納了自己的多條具體建議,這讓長江商學院教授、美國康奈爾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黃明覺得分外欣慰。他是最早提醒中國政府與企業要小心衍生品過度膨脹的學者之一,并且曾擔任中航油(新加坡)資產重組工作小組衍生產品專家顧問。他一直呼吁中國政府應當加強監管,加強對國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購買國際復雜衍生品的行為。這些呼吁幾乎是逆所有流行觀點而發,但隨著金融危機的一步步顯現,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他一直是對的。
他直言喜歡走“上層路線”,愿意免費給國資委、監管層的官員們講課,因為只有影響這些人才能讓他的“盛世危言”發生作用,對政府決策真正施加影響,這也是他所認為的作為一名學者最重要的價值之一。
這位早年以湖北省高考狀元身份進入北大物理系的才子后來拿到了康奈爾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與斯坦福大學的金融學博士學位。他曾先后執教于芝加哥大學與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在西方世界最核心的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具有獨創性貢獻的論文,成為第一位在頂尖國際經濟學期刊《美國經濟評論》擔任編委的中國大陸學者。在斯坦福大學打下的扎實的西方金融學理論功底,以及長期在美國求學、教學和生活的經歷,加之回國后對中國市場的觀察,在長江商學院與中國企業家的交流,讓黃明在中美兩個空間的企業界、金融圈、學院派中既深入又游走,看到別人很難看到的景象,抓住別人很容易忽略的本質。
正基于此,黃明對美國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有著自己深刻的洞察。在一片對“美式資本主義”的懷疑聲浪中,他看到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美國社會堅實的根基,他認為這才是美國神話的真相;而在一片慶幸中國因封閉而免于受傷的洋洋自得中,他思考的是,中國金融市場自我隔離的孤島式生存該如何發展而強大?——健康才是硬道理!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是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唯一真理。黃明認為,中國金融市場開放、金融品創新、衍生品發展的前提,必須先確保一個健康、按規矩出牌、法律面前一視同仁的國內市場。
黃明沒有忘記也打了一板子在金融學教授的屁股上,盡管他自己也是一名金融學教授,他認為西方金融學的主流理性市場學派無疑要為這場金融浩劫負責。所幸他自己從來都是相信行為金融學的“少數派”,一直在主流之外,因此他個人不必問心有愧,也沒有任何的信仰危機。
美國:榜樣倒下的真相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倒下的后果也是無窮的。榜樣的坍塌,讓那些追隨榜樣的人要么遭遇信仰危機,迷失了方向,開始尋找新的榜樣;要么干脆掉頭走向反方向,開始了對曾經榜樣的徹底否定、批判和棄絕。
中國也是美國榜樣的追隨者之一。不管中國官方對美式價值觀和美式資本主義有多少懷疑和抵抗,但美國在金融業上無可匹敵的地位,讓華爾街成為全球金融業的圣地。中國只是其中一個朝拜者而已。它的開放、自由、創新、繁榮,一度也是中國金融業心向往之的理想國。——直到雷曼兄弟的倒下。
“論雷曼兄弟的倒下及華爾街的坍塌”,至今是一篇沒有完成的論文。銀行家的貪婪、創新者的無所顧忌、政府的監管缺位⋯⋯有人說這是一場“完美風暴”,每一個因素都在最恰當的時候發生了作用,最終醞釀了這次摧枯拉朽的龍卷風。“就好比一個小偷越過了六、七扇門,最后偷走了東西,那么你該怪哪一扇門沒守好呢?”——黃明說他的板子打得很均勻,投行、房貸公司、評級公司、監管方、復雜衍生產品的投資者、甚至普通的購房者,這個鏈條上每一環都難逃責任。
“銀行家又不是這幾年才開始貪婪的,他們從來都貪婪。創新過度,也是個有點奇怪的詞兒,創新怎么會過度呢?”黃明說,這場災難沒有唯一的有罪者。但是,如果相比于監管能力的不足,美國金融業衍生產品的創新確實過度了,“如果你問我最重的那塊板子打在哪兒,那我還是打在政府屁股上。”
對監管者在這場金融災難中的失職,沒有人留情面。來自國內國際的問責、指責、要求其負責的聲音,海嘯般吞沒了美國政府。而中國曾經最引以為榜樣的,正是美國嚴格的監管制度。
雖然黃明也把最重的板子打在了美國監管方的屁股上,但卻并不是一板子打死。對于美國政府的監管理念和行為方式,黃明有驚人的洞察力。
仔細看:其實,美國政府對金融市場的監管確實很嚴格,但它幾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對場內(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產品市場的監管上,所以他們的場內市場并沒有出什么事,監管的非常好,沒有內幕消息,沒有關聯交易,沒有操縱股價,沒有老鼠倉。美國場內交易的金融品市場非常健康,投資者在公平的市場環境中,崇尚價值投資理念而交易。而這次出事的,都是場外交易的衍生品市場,美國政府的監管重心在這場金融危機之前并不在這里,對于對沖基金,比如麥道夫的基金運作,沒有任何的監管。
為什么呢?——黃明說,這種監管理念和思路背后的邏輯很簡單:場內交易的主體都是普通投資者,是老百姓。老百姓的另一個重要身份是選民,他們手握選票,決定監管者的飯碗。同時,作為缺乏專業的金融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普通投資者而言,相比金融家他們是交易中的弱勢群體,“美國政府拿他們當兒童看,要重點保護他們的利益”。
就是這樣一種保護弱者、保護選民的意識,讓美國政府對涉及大眾投資者的普通金融產品和場內交易監管非常嚴格,而對這次出事的機構之間場外交易的復雜金融品,沒有什么監管。“金融機構,包括麥道夫的許多客戶,很有錢的人,美國政府覺得你們都是成人,有錢、有判斷力,你們之間的游戲,輸贏損失都應該你們自己去面對和承擔,政府不需要為此擔心。”而這次成人之間過度的賭博游戲給整個市場和經濟體釀成的災難,定會給美國政府深刻的教訓,以后金融市場上所有的交易者都要被嚴格監管了。
——這才是強大的美國金融業此番遭劫的癥結。黃明認為,這雖然是慘痛的一課,但根本沒有傷及美國金融業堅固的基石。這塊基石才是“美國榜樣”的真相。
這個真相藏在一個故事里。——黃明收集這些故事證明他的觀點。
安然公司倒下的故事人人都知道。都知道那個做假賬的安然原董事長,最后被定了罪、判了刑,他在被送進監獄前,突發心臟病死了。但人們不知道的是,這個董事長是時任美國總統布什的好哥們。從布什一路當州長到最后當總統,安然這個董事長一直都是布什的捐資人,為布什從政捐了很多錢,他們彼此哥們相稱,關系很鐵。而辦理安然案子的不過是個30來歲毫無背景的檢察官。就是這個沒有來頭的年輕檢察官,不依不饒,不畏背后權勢,硬是把這個董事長送上了法庭,定罪判刑。如果不是這個董事長突發心臟病死去,那他的余生就是在監獄中度過了,哪怕他的好哥們,時任美國總統布什也幫不了他。
這不過就是一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故事。但是,別說中國了,全世界有幾個國家能真正做到這一點?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黃明認為,這才是金融市場得以良性發展的根本基石。因為金融市場是一個“來快錢”的地方,信息會嚴重不對稱,很容易成為有錢有權有勢的人欺詐沒錢沒權沒勢的人的天堂,因此,這個市場必須一視同仁、對所有投資主體同樣管束的規則,才能確保這是一個公平健康的市場,這個市場才能發展而繁榮。
就這一點來說,美國做到了。無論出現什么樣的罪惡,最終會被追究和懲罰,那么這個市場的前景就不必憂慮。黃明認為,這場危機并沒有摧毀美國金融市場的這塊堅固基石,因此它仍然是中國的榜樣。
中國:孤島生存的真理
當黃明把眼光拉回中國,話題說回中國市場,他的語氣激動起來,“說起來會讓人忍不住生氣。”
這是完全不同于美國金融市場的另一個星球:就像一座孤島上的原始叢林帶,其中既出沒著瘋狂兇猛的肉食動物,對不掌握權勢和知識的弱小投資者進行殘酷的欺詐,同時,與世隔絕的這座孤島,發育非常脆弱,雖然躲得過外面世界的傳染病,但本身機制的混亂,讓它的體格生長畸形而不健全。
美國的資本市場,崇尚“價值投資”的理念。而這個理念,在中國股市常常是笑談,對股市影響有限。多年來,股市中賺錢的人都很少靠價值投資的,靠的不過一條內幕消息、一些關聯交易、操縱幾支股票的價格、做老鼠倉等等。黃明認為,中國的資本市場遠未建立起基本的公平的游戲規則。
“溫家寶總理想知道中國的金融市場好不好,不用請教什么權威,只用問三個問題就好了:優秀的民營企業需要融資,它能不能順利上市?普通老百姓是不是有多樣的金融產品可供選擇,有豐富的投資渠道?市場上的所有交易主體,是不是都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
黃明說,這就是他定義的“一個健康的金融市場”的標準。而中國的金融市場這三條目前都沒有達到。黃明說他贊同這樣的觀點,中國確實得益于封閉的金融市場,而得以在這場金融海嘯中免受第一波的沖擊,開放確實要謹慎,“俄羅斯倒是先開放了,結果美國股市跌40%時,它跌70%。”
但是,孤島生存并不是長久之計,中國的金融市場必須把自己的抵抗力建設起來。“如果你現在堅持要隔離或者半隔離,保持這種孤島生存的狀態,沒問題,”黃明說,“那你要起碼在這個孤島上建立起一個健康的環境啊。”
黃明認為中國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存在很多悖論:我們本土的銀行要做簡單金融品的創新,非常難,管的非常死,國際投行卻至今仍是政府的座上賓,在中國市場進行復雜衍生品的設計;一方面,中國金融市場的監管主導力非常大,一方面對普通投資者的保護非常有限。
放開市場很簡單,讓市場健康很難,建立起一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金融市場就更難了。說到這里,黃明流露出一些悲觀:任何改革都在危機中更好推進,除了金融改革。因為金融市場因為不健全而帶來的成本往往是隱性的,它的受傷者是公司、優秀的企業家,讓他們喪失了發展的機會,從而未能給社會創造更大財富,但不是直接的老百姓。政府會因為老百姓餓肚子而抓緊改革,但很難因為優秀的企業缺少資金而有動力進行金融改革。
黃明說,其實中國金融市場的監管問題,說到底不是個理念問題或者能力問題,而是個利益問題。
金融學教授:亂世中的解惑者
輾轉于美國康奈爾大學和中國長江商學院教學的黃明說,他的生活從來都很忙碌。但這場金融危機改變了他忙碌的重心。
“危機之前,我就是個忙于教書、做研究、自己寫書的學者,現在危機中,我更多的精力放在講解、解釋很多困惑和疑難上,是解惑者的角色。”
學員們有時開玩笑說,商學院教授的講義很多年不變。但黃明說,他為此自豪。“那個堅實的理論框架,是許多智慧的積累和結晶,是經得起時間和不同語境考驗的,我不需要時時改變,我只需要不時的做加法。”黃明現任《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編委(associate editor),他瞧不起那些三天兩頭推翻自己的教授,“他們根本沒有堅實的、深思熟慮的理論框架。”
黃明在教學之余的研究成果十分豐碩。他的研究成果多見于《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政治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經濟學理論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經濟學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和《金融學期刊》(Journal of Finance)等國際一流學術雜志。
這些出色研究與教學為黃明贏得了許多獎項:2000年的FAME 研究獎(獎給FAME基金評選出的美國金融學當年兩大年會上最佳投資學文章);1997年獲芝加哥大學商學院Emory Williams優秀教學獎;2001年獲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杰出教學獎。
這場金融危機讓黃明推遲了自己一本書的寫作計劃,是他與合作者準備的一本相當于教科書的《行為金融學》。西方現在金融學派的主流是“市場理性派”,認為市場是理性的,根本不需要監管,市場會自動調節、最終達到最合理的市場狀態。
這就好像菜市場不需要政府監管,因為買菜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病豬肉,就不會去買,那也不會有人去賣病豬肉了,要政府干嘛呢?“美國證監會最該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給取締了。”黃明說自己從來都沒有信奉過這一套主流理論,他的專業是“行為金融學”,他認為投資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總能做出正確判斷的,投資者需要被教育,需要被保護,因此需要政府。
黃明說他除了在07年底預測A股泡沫將在08年破滅之外,很少預測股市,金融學教授不是股評家。但他看電視上那些天花亂墜、胡說八道的股評家會難免生氣。因此,他決定再忙也要擠出時間來,盡快完成他另一本書的寫作計劃。他想寫一本給大眾投資者、普通老百姓讀的通俗金融學,用輕松易懂的方式講解一些基本的金融學知識。“我們現在有那么多給老百姓講孔子、孟子的國學教授,講的非常好。卻沒有幾個真正的金融學教授給老百姓講基本的金融學知識。”黃明聽說金融危機以來,《資本論》成為暢銷書,成為民營企業家過年期間最熱門的新年禮物,“但是,《資本論》其實跟現代金融學毫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