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
一位經營過上億資產的企業家為什么突然銷聲匿跡,退隱于山野江湖?幾年后的歸來,他最大的感悟又是什么?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在西單與林澗面對面。
林澗,左岸工社的操盤手,曾經在北京地產界樹起過特立獨行的個性化營銷風格,然而2005年后,人們發現,林澗好像突然人間蒸發了。
一位經營過上億資產的企業家為什么突然銷聲匿跡,退隱于山野江湖?幾年后的歸來,他最大的感悟又是什么?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在西單與林澗面對面。
“自宮”到自修
眼前的林澗平和而又自謙,如果不介紹,你根本不會想到,這是一個曾自題“欲練神功,揮刀自宮”的企業老板。
作為清華的子弟,林澗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至今在談話中,他還在以讀書人自居。從小在一大堆建筑書中長大,擁有清華大學城市規劃碩士和建筑學學士學位的林澗從北京萬柳新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始了他的創業歷程。人文修養使他經商也是個性十足,下海之后的得意之作左岸工社,被人們認為是為客戶營造儒商氛圍的人文情懷,提倡一種休閑與輕松的辦公環境。當年廣告上那只黑色的甲蟲表明了他當時的追求:世界向右的時候,我們向左。
然而,營造輕松環境的人卻活得并不輕松,“那時我是每天工作14小時,上午十點到辦公室,晚上12點才下班。”那時的林澗仿佛變成了超人、鐵人。雖然學校學的是建筑和規劃專業,但下海后的創業卻有點處處碰壁。從項目的拆遷、融資、施工、設計、報批、水暖電氣到項目銷售、廣告,就像是做了一道綜合題。在這種高強度近似于血拼的努力下,左岸工社獲得了成功,但不知不覺中,林澗的身體卻越來越透支。
那一天,他十點到辦公室,兩小時后,他突然發現自己站不起來了,趕到醫院檢查后,醫生認為,他的頸椎嚴重變形,傷勢象是一個剛出了車禍的人,對這種純粹醫療上的解釋,林澗只有暗自苦笑。他突然意識到,日積月累的精神壓力居然可以使身體變形。隨后是大約三個月的住院治療,使用了除手術之外的各種中西醫方法,效果不大,嘗試重新工作時,依舊痛苦不堪,正常的工作甚至思維狀態都已成為不可能,身體再次向他發出了明確的“停止”信號。一個偶然的機緣,林澗在一位好友的引領下,斷然放棄了城市里企業家生活,走上了進山自修的道路。
減一步海闊天空
離開了戰斗了數年的辦公室,放棄了紛煩的利益之爭,把工作移交給另一個團隊, 林澗向車水馬龍號稱中國硅谷的中關村揮手,沒有帶走一片云彩。他的蹤跡從青海到四川,后來落腳到了粵北的東華山。來到這幾乎是與世隔絕的小山,林澗第一次如此親近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
這座小山,山青水秀,山上林木蔭郁,林間幽谷遍布,青泉潺潺,仿佛掬一捧水,就能滌清人的五臟六腑。林澗喜歡上了這里,并在此停下了腳步。起初住在半山上的農舍里,后來一度搬進山洞做起了“山頂洞人”。每天的生活,從聽到鳥鳴,看到第一縷陽光開始,喝著泉水,吃著農家菜地種的青菜,爬山,遠眺,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林澗過上了神仙一樣的隱居生活。
“剛開始也不適應,這里沒有電視、互聯網、沒有報紙,沒有一切與外界交流的工具。”然而,漸漸地,林澗喜歡上了這里的生活。喜歡上了以前從未體味過的那種寧靜——“山里非常靜,靜到你在山頂,可以清楚地聽到山腳下農家的說話聲。”
山上生活久了,偶爾一次到附近的城市去時,離得很遠,他就可以聞到公路的味道——這是一種很奇特的發現。一年多的山居生活,林澗發現,過去用了很多中醫、西醫方法都不能完全治好的頸椎病竟然奇跡般地康復了。原來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治療手段,人本身就具有著自我康復的功能。
一年多的隱居生活讓林澗對一切都有了顛覆性的看法。林澗認為,過去做事情太著急,急功近利,對結果看得很重。而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大多也是這樣,每天忙忙碌碌,嘴上發牢騷,實際上停不下來,總是計劃著休假,但似乎永遠也實現不了,其實這個過程是非常不健康的。人需要停下來,甚至退一步,這時你可能收獲更多。他提到了布袋和尚的那句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林澗從山中回到北京時,遇到了上初中的兒子成績不好,有點厭學。 根據自己的經驗,他不顧家里人的反對力主讓孩子休學一年。這一年,他把孩子送到農村體驗生活,后來還親自陪著孩子來到位于天津郊區的一所有機農場。這里每天過的是一種極規律的耕讀生活:早上6點半起床,練習太極拳,接下來參加勞動,隨后讀中國經典,晚上9點半睡覺。幾個月下來,孩子進入了一個新的狀態,像是變了一個人,復學后成了老師們公認的進步學生,而規律的生活習慣也使林澗自己無意當中減掉了5公斤體重。
表面上的退步變成了實質上的進步,林澗發現,與幾年前相比,自己更平和、成熟了,處理復雜事務也更有耐心了。如今可以預見到自己的錯誤,不像以前總是事后才知道做錯了事。以前就像爬山爬到半山腰,總看不到全景,如今,就像能夠直接空降到山頂,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這是一種跳躍式的進步,人的智慧在這種跳躍中得到了提升。
樂活才是真性情
再一次回到人潮涌動的北京時,林澗歸零重新開始。“有人說,你錯過了2006、2007這兩年最好的房地產高峰時間,多可惜啊。我不這樣認為。”林澗認為,自己在山林中自修悟出的人生哲理,是別人無法收獲的。
“我們已習慣于在一個加法的世界生活,先是分數越多越好,后是鈔票越多越好,職位越高越好,權力越大越好,不斷更新換代的商品,隨處可見的廣告和信息,無時不在填充你的大腦,但生活在不斷攀比和累積的加法中,最終必將導致大自然的毀滅和人體自身的崩潰。相比之下,還有另一種減法的觀念被忽視了。人生應該在加減之間尋求平衡,成家立業時需要一些加法,但人格的成熟,智慧的提升往往來自減法,如樸素而清靜的生活。正如老子所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林澗這種體驗正好認同了近年來在國外盛行的樂活價值觀。
1998年,美國社會學家保羅?雷提出“健康和可持續性的生活方式”(life 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并縮寫為"LOHAS",中國人稱之為"樂活"。吃健康的食品與有機野菜,穿天然材質棉麻衣物,帶環保購物袋和手絹, 盡量多步行或乘公共交通工具,練瑜伽或太極健身,聽心靈音樂,保持快樂心態,并努力讓別人更快樂——"樂活"族通過自己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看似“清苦”的實踐,享受著高品質的綠色生活。“樂活”強調過健康、快樂的日子,認為關心環境生態,等于關心自己。
林澗很認同樂活的概念,他認為健康與可持續性,總結起來就是“適度”二字。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貪多求快,從而忘記了自己的健康。其實健康在于適度,賺錢、成名都是適可而止的。為企業設立的目標,也應該是適度的,可持續性。人活著的意義就在于突破生命的極限,當你退休之后,你所創造的價值還在一個相對健康的狀態持續性地延續著,那就是一種成功。比如他最近從法國回來,對于奢侈品店比如路易威登,就有了新的認識。為什么路易威登會成為知名品牌,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首先它的箱包堅固耐用,你用一輩子也用不壞,等到傳到了下一代,自然就有了好的口碑,可持續性——時間是最好的評論者,而當下時代,有時人們會追隨著變化太快的生活,最終忽視了時間因素,表現在建筑設計上,一些一味標新立異的“雷人”之作:質量上粗制濫造,處處體現出廉價趕工的痕跡,本來可以壽命百年的建筑,過了三五年就急劇老化,像一座破爛的舊房子。
林澗當初也是個離不開汽車的人,如今,他除非急事,都盡量坐地鐵,尤其熱衷于走路。一個周末,他甚至拉著兒子,從清華大學一路走到了景山公園。
林澗認為,過去自己是直線思維,喜歡張藝謀的電影《英雄》,喜歡其中古人那種一根筋奮斗到死的執著信念。如今,他認為自己的思維更圓活了,變成了一種適可而止的態度,古人追求的是立于不敗之地,并不是常勝之地,英雄是可以終結的,知道停止的才是智者。
如今,再入商道的林澗認識到了錢并不是最重要的目標,因為很多東西錢買不到,比如空氣、水、感情、健康等,所以,他加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為鄉村設計一些小圖書館和廁所。
太極中發現“無中生有”
林澗7歲進什剎海體校學習武術,李連杰曾是他的師兄。在體校練了多年的套路、對練,其中包括太極拳,大學時還獲得過北京市高校運動會太極拳第三名。然而,在重新歸來之后,他發現以前練了那么多年,都只是練外在的形體。在農場一位好老師的指導下,他在間斷20年后重新拾起了太極拳,不但迅速恢復了狀態,而且比以前打得更好了。
“以前只是形似,不懂其中的道理,現在突然明白了很多拳理,比如太極拳為什么不用力。”林澗認為這正體現了“無中生有”的道理,“無”就是適時的中斷和停止,是歸零的狀態,絕對不是消極的東西。“無”中蘊藏著無限的可能,寧靜中充滿了變化的動力和能量。所以,不用力反而是一種鍛煉力量的最佳方式。過去看起來玄而又玄的概念其實是實實在在的應用和體驗。
當年,做左岸工社時,在長期“自我摧殘”中林澗白了頭發。如今,準備再入商圈的他,明白了生活要“樂活”,明白了健康和適度,明白了“少就是多”的真諦。
那位曾經充滿個性、自信的左岸工社社長林澗,在經歷過心靈的游走歷程和精神的波折之后,重出江湖,這一次,回來的是一個成熟的智者。
(林澗,企業顧問和鄉村事業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