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剝離不良資產、向國會要權、強化監管
華盛頓特約撰稿人 李正信
白宮在過去一周內明顯加快了政策出臺的步伐,接二連三推出多項措施法規。在3月23日宣布公私聯手剝離銀行有毒資產計劃后僅間隔一天,就又提出法律草案,要求國會授予財政部權力,可在特殊情況下緊急重組乃至解散一個金融機構,以免拖延對經濟造成更廣更深刻的打擊。讓美國經濟金融分析家應接不暇的是,3月26日財長蓋特納在眾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時又推出了更受外界關注的金融監管新框架。四天推出三大措施、法案,倒也讓人們初步看出奧巴馬政府金融監管新框架的發展方向。
剝離不良資產計劃
從目前透露的剝離有毒資產計劃的細節看,3月23日出臺的旨在增加信貸流動性的“公共—私人投資計劃”有三大特點。首先是要利用政府資金帶動私人投資資金購買銀行不良資產。其操作方式是,美國政府將從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ARP)中拿出750億至1000億美元,進而刺激私有資金,一道收購5000億至1萬億美元的銀行不良資產,借以改善金融機構的資產價值,增加其放貸能力。其次,政府要確保參與的私有資本與納稅人共擔風險、同享利潤。近來,美國上下激烈批評政府把納稅人的錢用來“拯救”那些在危機爆發前就已中飽私囊的金融高管。為回應這類批評,更為盤活民間資金,資產剝離計劃一改到目前為止政府救助都大包大攬單獨埋單的做法,突出私人資本進場與政府并肩努力的特點,并刻意確定將由非政府投資家來實施經營計劃。與此同時,政府還將為不良資產購買的損失確定底線,從而保證私人投資不會血本無歸?梢钥闯,美國政府與私人資金聯手剝離不良資產的優勢,具有讓私有資本發揮監管政府救助資金使用途徑和有效性的作用。財長蓋特納還特意指出,像退休基金等所有類型的資金都能參與,目的是讓美國民眾廣泛介入,普遍受益。特點之三,該計劃規定不良資產的收購價格由私營領域的購買者來確定,其定價原則是以市場為主導,借以杜絕政府不合理的高價收購。那些希望出售自身不良資產的金融機構,將把相關資產拿到特定市場,通過買家競拍決定資產價格,從而改變以前只有政府一家購買,確定的價格往往受多方質疑的困境。
從市場的初步反應看,私有資金現在擔心政府要籌到足夠資金面臨新的不確定因素,美國國際集團高管獎金丑聞,已急劇抬升了國會批錢的門檻。如果私有資本感到美國財政部剝離資產的后續資金難以順利到位,他們就將繼續在場外觀望。
白宮向國會要權
糾集政府和民間資金剝離不良資產自然是救市良策,但同樣關鍵的是,政府應該有權緊急應對金融機構突然面臨倒閉的困境。雷曼兄弟公司從問題暴露到關門大吉,前后也就一個禮拜不到的時間。如果政府當時有緊急接管、重組這類巨型金融機構的權力,雷曼、花旗、美國國際集團(AIG)等巨型金融機構的命運,今天就可能不同。為此,奧巴馬政府3月25日又推出一項法律草案,要求國會賦予政府權力,即一旦財長、聯儲主席、相關政府監管機構三家,共同斷定某個大型金融機構面臨極度困境,只有政府緊急接管或重組等,才可避免對更大層面乃至整體經濟形成嚴重傷害,并征得總統批準后,即可緊急對該公司進行重組、撤換其高管、向該機構緊急貸款輸血,以及購買該公司的債務等。
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只對銀行業務有這樣的權力,而對以保險業務為主的AIG,以及花旗麾下的保險等非銀行業務,都無權進行緊急接管。不可否認,美國的破產法對所有企業都有相似的權力,但在一部分人看來,區別首先在于破產法庭程序冗長,根本無法緊急應對危機的爆發;其次,破產法著眼點在于解決債權訴訟,無法顧及企業破產或重組對更廣層面經濟的影響,而往往這類大企業的業務與整體美國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破產法庭根本無法理清這些關聯。
對金融業強力監管
真正體現奧巴馬政府金融監管體系發展方向的,是3月26日蓋特納在國會推出的一系列新法規動議。蓋特納解釋,美國經濟目前的危機狀況,要求對金融業進行強有力的監管。為此政府要求:對那些被認為對更廣層面經濟有影響的大金融機構,要實施更為嚴格的管理;要把所有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都納入到聯邦政府的監管范圍之內。這在美國股市交易中屬開先河之舉;大型私有資金、風險資金等,都將被要求在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接受監管;聯邦政府設立一專職監管執行官,負責對最大的金融機構進行監管。
蓋特納還未來得及透露其金融監管框架的細節,共和黨及華爾街相關機構就已經開始對監管框架的發展方向提出批評。有人認為,如何確定哪些是大金融機構;私有基金可把自己掌握的巨額資金化整為零,就可躲過聯邦政府的監管。還有人認為,政府管得太多太細,最后勢必人手不夠忙不過來,從而既影響效率,又可能忽視更大的隱患。更有人稱,美國發生金融海嘯的原因,根本不是缺少監管機構和法規,而是監管不到位。如果到位,就不會發生麥道夫這樣的巨大丑聞了。
魔鬼就在細節上。隨著奧巴馬政府金融監管機制的細節進一步明朗,美國上下的相關辯論將愈演愈烈。以廣大民眾訴求為基礎的白宮及民主黨主流,將極力推動強勢監管機制的確立和發展。而以華爾街大金融機構及共和黨內保守勢力為對立面的另一派,則將極力反對政府從嚴監管。不過從發展的趨勢看,盡管白宮最終會在相當方面做出讓步,但政府對金融業的監管明顯趨嚴,將構成金融監管新機制的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