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會報道
國際煤價一路下滑。3月20日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煤炭價格指數為60.30美元/噸,緊逼60美元關口。
“目前大同煤礦煤價每噸在580元~600元,與國際煤價的價差超過1/4。”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高級合伙人何操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雖然難以預測國內煤價會不會也下降,下降多少,但國際煤價的下降對國內煤企的確已經造成非常大的壓力。”
何操同時表示,國際煤價的下跌將有利于打開煤電頂牛的僵持局面,在雙方妥協之后,今年的重點合同電煤價格也將盡快確定,同時也會進一步推動煤電價格新機制的形成。“在各種壓力下,雙方企業更容易各退一步達成協議。”何操說。
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如今全球能源價格走低,應抓住時機改革國內煤炭、電力等能源價格形成體制,形成順暢的價格傳導機制,從根本上解決電煤矛盾。
去年底以來的國內煤電博弈一直處于膠著狀態,雖然煤企依然在向電企供煤,但重點合同電煤價格至今沒有最終確定。何操表示,雖然數字顯示國內重點合同電煤價格下降空間已經很小,但煤炭企業在壓力之下仍然有可能通過內部生產技術的提升等挖潛手段降低一些成本,從而在煤電協議上進行一定程度的妥協。
據了解,目前重點合同電煤的價格下降空間已經很小。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信息統計部的統計數字顯示,2008年全國大型煤炭企業原煤單位成本為339.86元/噸;同期,全國大型煤炭企業原煤平均售價為357.03元/噸。而電煤價格又低于焦煤、塊煤等優質品種價格,可以看出,電煤銷售價格已經很低了,這也是重點電煤占比重較大的煤炭企業經濟效益較差甚至虧損的原因所在。
除此之外,由于安全生產、職工福利、資源收費、可持續發展基金增收、賦稅增加等因素,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不斷增加。
北京仁達方略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吉鵬則預測,國際電價的下降不會帶動國內電價的下降,他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國內基本的供求并沒有改變,很多煤礦在春節后沒有復產,此外,“用電旺季也要到了,煤炭需求將會加大。”
此前有消息稱,粵電集團等多家廣東企業與越南簽訂了煤炭合同。此次國際煤價下滑會不會加劇電企購買外煤的沖動?
“購買外煤只是權宜之計,只是煤電博弈的砝碼。”王吉鵬認為,即使外煤價格下跌,中國電企也不可能主要靠購買外煤解決需要。
資料顯示,國際市場供應能力僅5000多萬噸,難成氣候。印尼煤在東南沿海較有競爭力,到了長江以北,加上運費就不如國內煤炭劃算了。
長城證券分析師張霖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分析,一旦中國大宗購買國際煤炭,必然會引起國際煤價的震蕩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