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二十六日,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國務院新聞辦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是有限的 風險是可控的。2008年中國銀行業在全球獨樹一幟,保持了穩健運行。2008年底,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5681.8億元,比年初下降7002.4億元。中新社發 史利 攝
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二日電 題:劉明康的“監管哲學”
中新社記者 俞嵐
“銀行的監管是要有效、持續的,而且必須是堅強的。當然,我們也必須是有選擇性的。高風險高監管,低風險低監管。沒有風險不要去麻煩人。這是我們的哲學。”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今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二○○九年會上闡釋了中國銀監會的“監管哲學”。
金融危機令不少國際金融機構遭受重創。據不完全統計,全球金融機構到二00九年三月二十日累計虧損達到一萬二千五百五十二億美元,其中美國和歐洲的金融機構分別占到約六成七和三成。
但中國銀行業依然保持穩健運行,在全球獨樹一幟。劉明康說,中國銀行業二○○八年有望在利潤額、利潤增長率、全行業資本回報率三方面名列世界前茅。
劉明康認為,這得益于中國一貫堅持審慎而持續的監管,堅持對市場、產品、機構都要監管,而且采取的措施徹底、到位,毫不猶豫。
他說,早在兩、三年以前,當市場還沉浸在創新和大量流動性的興奮之中時,中國銀監會已經預料到了這場風險馬上就要發生,并且認為是一個必然的現象。“從那時起,銀監會及時預警,采取有效的風險隔離措施,保障了中國金融體系的安全。”
這位官員表示,中國的銀行監管機構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清醒地認識到銀行作為金融機構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即高杠桿率。“高杠桿率帶來金融機構的脆弱性,我們監管者心里必須永遠地記住這一點,任何時候頭腦必須清醒”,“這個不可能靠自律”。
在劉明康看來,銀行業是和其交易對手、資金來源者、投資者信息嚴重不對稱的行業,“銀行拿了大家的存款,卻沒有適時披露所有的經營信息和風險信息”,監管者要保護存款人和投資人的利益。
這位中國銀行業的最高監管者說,作為監管者,腦子里有五件事“一定要清楚”。
一是銀行業市場和資本市場之間一定要有一個“隔火墻”;二是對市場、產品和機構都必須進行監管;三是永遠不允許金融機構過高地拉高杠桿率進行經營和操作;四是銀行內部的激勵約束機制要有一個恰當的監管;五是危機管理中一定要有寬闊的視野,不能頭疼醫頭,腳痛醫腳,而且在處理危機時要“講究順序”。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