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教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副州長 朱非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命運來到了歷史的拐點。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主持召開了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決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開啟了偉大的歷史轉折。緊聯著這次會議的前后,小平同志進行了兩次與改革開放關系密切、令世人矚目的出訪:1978年10月訪問日本,出席締結中日友好條約的換文儀式;1979年1月訪問與中國正式建交不足1月的美國,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營造穩定的國際安全環境,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了解。
友誼之旅
小平同志于1978年10月22日對日本的訪問,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領導人首次對日本的出訪,被輿論稱為奠定友誼之旅,考察、借鑒之旅。
時任日本首相的福田赳夫先生說:“中日建交時架起了一座木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架起了一座鐵橋。”
小平同志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換文儀式上致辭說:“中日兩國人民要友好、要團結,中日兩國要和睦、要合作,這是十億中日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歷史發展的潮流,讓我們為中日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為迎接中日關系更加燦爛輝煌的前景,為亞洲和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
在7天的時間里,小平同志會見了政要和經濟界人士,考察了日本的城鄉與日產汽車、松下電器、新日鐵及大阪造幣廠等大型高新企業。他在深切感受到中日經濟發展水平的巨大差距的同時,也時時在睿智的思考著從日本發展經濟的成功經驗中,甄選出可供勾繪中國改革開放宏偉藍圖的參考、借鑒之處。他曾幽默地對陪同人員說:“長得很丑卻要打扮得像美人一樣,那是不行的。”并說:“這次來就是要向日本請教的。”
參觀日產汽車公司時,了解到這里的勞動生產率比第一汽車制造廠高出幾十倍,他感慨的說:“來到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現代化了。”
參觀松下電器的茨木工廠后,他在紀念冊上題詞:“中日友好,前程似錦。”并對已83歲高齡、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說:“我們確實是抱著請教態度來的,希望你們到中國去,幫助提高我們的電子工業。”參觀新日鐵的君津制鐵所時,他動情的說:“我們也要有這樣的工廠。”
在會見日本眾參兩院議長及在野黨領導人時,他首先風趣的提起了秦始皇派徐福東渡日本尋找長生不老藥的典故,接著說:“這次訪問的目的是:第一、交換批準書,對日本老朋友的努力表示感謝;第二、尋找長生不老之藥。”話音剛落,議長室內一片笑聲。他又笑著補充說:“也就是為尋找日本的豐富經驗而來。”
在前往日本古城京都的東海道新干線列車上,陪同人員問他感覺怎么樣,他若有所思的回答說:“感覺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們現在正合適跑。”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訪問期間,小平同志拜會了時任自民黨干事長的大平正芳。1972年,大平先生擔任田中內閣的外相期間,陪同田中角榮首相訪問中國,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6年,他出任自民黨干事長后,繼續積極推動中日友好關系的發展。
大平正芳干事長在會見時,還向小平同志介紹了在日本經濟社會的發展步驟和成長軌跡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國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
1960年12月,池田勇人首相審時度勢,提出了以發展經濟為中心的“國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這一計劃經過池田勇人和佐藤榮作兩屆內閣的努力實施,日本經濟得以高速發展,躋身發達國家行列。時任池田內閣官房長官、外務大臣的大平正芳積極參與了這一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戰后日本經濟復蘇的經驗
戰后初期的日本經濟面臨崩潰的狀態,在徘徊中到上世紀50年代出現轉機,而真正使得經濟高速發展、創造奇跡、走向現代化,則是得益于60年代實施“國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和亞洲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同時,也使日本人民蒙受了苦難。前美國駐華大使埃德溫·賴肖爾在他的《日本人》一書中描述了二戰結束初期日本社會的凋敝狀況:“日本的工業實際已陷入停頓。因為長年來沒有新工具,沒有足夠的肥料和勞動力,農業也減產三分之一。600多萬軍隊和平民遣返回國,1800萬人居無定所。生活變得日益艱難,首先是代用品取代了通常的紡織品,然后一切消費品都慢慢消失了,食物也很短缺……城市居民為了活命,不得不到黑市上去搜索東西,結果是道德敗壞,本來是謹小慎微、奉公守法的人,變得習慣于在小事上違法亂紀。被戰爭燒光的不僅是城市,人民的心也被燒光了……”“他們驚訝地發現,日本軍隊在亞洲并未被當作解放者被人歡迎,而是普遍的受到憎恨……生活變得日益艱難,大多數人都用盡心思去為維持生活而掙扎……公眾對戰爭、對把國家引入災難的領導層、對整個過去,產生了普遍強烈的反感”。
到上世紀50年代中期,以自民黨為一方、社會黨為另一方的“55年體制”形成后,自民黨政權基本堅持了以吉田茂為代表的政治家所主張的吉田路線,即在日美同盟體制下集中力量恢復和發展經濟的“富國輕兵”式的經濟立國路線。吉田下臺后,這一路線在他的兩位高足池田勇人和佐藤榮作執政時期得到繼續貫徹。60年代初推行的“國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成績斐然,提前3年達到目標。原計劃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為7.8%,實際達到11.5%。1966年起經濟實現了持續57個月的高速增長。國民生產總值在1968年即超過聯邦德國,成為西方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強國。科技文化也得到迅猛發展,日本跨入現代化國家的行列。隨著實力的增強,國民的收入大幅提高,1961年-1971年,工資增長了2.7倍。日本的社會思潮隨之也發生了變化。池田勇人上臺時,正值日本社會風起云涌的反對《日美安保條約》的斗爭如火如荼。1959年4月到1960年10月,日本共發生23次反對《日美安保條約》的大規模統一行動。游行遍及5350個市、鎮、村,有430多萬人參加游行。1960年6月23日,就在修改后的《日美安保條約》生效的同時,岸信介內閣被迫下臺,社會處于動蕩之中。而1976年日本總理府的抽樣調查顯示,對現狀抱有滿足感的國民急劇上升,認為自己屬于上等生活水平的為1%,中上等為8%,中等為60%,中下等為22%,下等為5%,其他為4%,由此可見,90%的國民對現實生活抱有滿足感。日本主流輿論將這種對現實生活的滿足感稱為“中流意識”,持有“中流意識”的國民對現有政策持積極支持的態度,成為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大平先生在與小平同志的交談中,把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經驗概括為:“提出振奮人心的經濟口號,并有相應的政策,給全體國民一個清晰的發展目標與前景,動員吸引國民共同參與,形成實現目標的合力。”
“小康”問世
1979年2月,訪美歸途的小平同志特意取道日本作短暫停留,再次會見了已任首相的大平正芳,就日本政府對華提供日元低息貸款(ODA)等支持達成了共識。
1979年10月,小平同志再次會見了應邀訪華的大平首相,兩位老朋友第三次見面,格外親熱。聽了小平同志對我國建設四個現代化的介紹,大平問:“那么,你們四個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是什么呢?”
小平同志稍作思考后回答說:“日本現在的國民生產總值是1萬億美元,你們有1億人口,人均就是1萬美元。中國現在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250美元。我們設想到本世紀末達到1000美元,也就是20年翻兩番,人均水平達到你們現在的十分之一,而我們的人口是你們的10倍,也就是說,到那個時候,總量和你們現在差不多了……我想把這種狀態叫‘小康’,那時中國人民就可以吃飽穿暖了。”
1980年1月16日,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會上說:“前不久一位外賓同我會談,他問,你們那個四個現代化究竟意味著什么?我跟他講,到本世紀末,爭取國民生產總值每人平均達到一千美元,算個小康水平。”(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9頁)
1982年9月1日-11日,黨的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會議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并確定分兩步走,在本世紀末實現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目標。
1984年3月25日,小平同志在會見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時說:“中國現在的情況總的是好的,這幾年一直擺在我們腦子里的問題是:我們提出的到本世紀末翻兩番的目標能不能實現,會不會落空?從提出到現在5年過去了,從這5年看起來,這個目標不會落空。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800美元,就是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叫做中國式的現代化。‘翻兩番’、‘小康社會’、‘中國式的現代化’,這些都是我們的新概念。”(注:《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3-54頁)
1988年,小平同志在會見來華訪問的竹下登首相時,談到了1979年10月與大平首相的會見,他說:“大平先生的提問把我給問住了。我們工作的重點轉向經濟建設,要搞四個現代化,但發展步驟如何,搞到什么程度呢?日本的經驗啟發了我們,使我們定下了在本世紀末國民總收入翻兩番的目標。”
此后,他又對來訪的日本客人談到了大平正芳,他深情的說:“我懷念大平先生,提出本世紀翻兩番的目標,是在他的啟發下,我們確定的。”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大地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從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四,GDP在近30年的時間里翻了四番,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突破3000美元,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中國的對外貿易位居世界第三,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僅次于美國。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綜合實力的提升,中國也從日本的受援國轉為推動日本經濟走出低谷、實現復蘇的重要力量。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日本政府和人民對中國改革開放的支持。2008年4月,溫家寶總理在訪問日本的“融冰之旅”的演講中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得到了日本政府和人民的支持與幫助,對此,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中日兩國是對亞洲和平穩定負有重要責任的大國,兩國的發展不僅對對方、而且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讓我們銘記世紀偉人鄧小平的教誨:“中日友好,前程似錦。”為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為亞洲和世界和平而共同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