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朝暉
21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上,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認為,現在的金融危機還在持續中,國際金融機構的損失尚未見底,未來一、兩年將是中國銀行業風險防控的重要關口,同時他預計危機以后,將會有一批具有更強競爭力的世界級金融航母產生。
姜建清判斷,現在的金融危機還在持續中,國際金融機構的損失尚未見底。按照不完全的統計,全球金融機構到2009年3月20日,累計虧損一萬二千二百二十五億美元,美國和歐洲占了67.7%和25.8%。目前資本短缺、流動性匱乏,交易對手的信用下降,以及對于信貸風險的恐懼使不少歐美金融機構拒貸,這又進一步加劇實體經濟的下滑。
面對國際金融形勢的惡化,姜建清認為,中國銀行業面臨風險控制的挑戰,“未來一、兩年是中國銀行業風險防控的重要關口”。他解釋,首先這表現在外幣債券投資損失和潛在風險,盡管中國銀行業持有與危機相關的各類資產總量是有限的。但是這些產品的潛在風險,仍可能隨著危機的進一步發展而顯露,同時全球也進入了低利率時期,銀行外幣債券投資的市場風險控制面臨新的壓力。其次,歐美金融機構“去杠桿化”仍將持續,資產的價格繼續受壓,各國政府大規模救助經濟,國家的風險日益顯現。中國的金融機構面臨著交易對手信用風險突變的考驗。第三,就是金融危機對于全球實體經濟造成影響,公司的違約風險將迅速上升。
姜建清表示,隨著國內經濟增速的下滑,我國銀行業信貸資產質量面臨嚴峻考驗。“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對宏觀經濟周期變化的反應有滯后性,所以當前尤其要關注大宗商品價格異常變化導致的存貨虧損,衍生品交易導致的代客業務的墊款,銷售業務導致產品抵押,以及企業風險連環的傳遞所引起的系統性風險。”
他指出,今年貸款的投放較為集中,在大量的信貸投放中,如何把握好信貸的投放對象,任務非常艱巨。一般來說,當年投放的貸款要經過3—5年的時間才能真正檢驗出貸款質量的高低。“像今年這樣的信貸要把握好風險,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他還指出,中國銀行未來還將面臨利率市場化挑戰,近年來法定利率調整使商業銀行存貸款的名義利差在逐步縮小。目前中國商業銀行的利差大約是2.8%左右,是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完全利率市場化的國家和地區在2%左右。隨著未來利率進一步下行,銀行發展的方式和盈利的結構必須作出重大調整,以適應利率市場化的發展。
相關專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