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勇
在二級市場以外,有著一條與行情波動若即若離的套利路徑,而這條路徑的兩頭分別是大宗交易平臺和上證50ETF。
據本報了解,在近期大宗交易火爆的背后,是以券商為主的一些機構利用大宗交易買入QFII手中的上證50成分股后,再在隨后的幾天里配齊50ETF里的一攬子股票兌換成ETF拋出,套取其中的利差,而機構一次這樣的操作最高能夠形成接近5%的利益空間。
升溫背后
3月10日和11日,上證指數在經過前一日的中陰線之后小幅波動了兩天,市場波瀾不驚。然而,在這兩天收盤之后,另一個市場卻異常活躍,這就是滬深交易所為方便和撮合大額交易而設立的大宗交易系統,其成交規模對二級市場不會產生直接影響。
上交所的資料顯示,在3月的那兩天交易結束之后的半小時里,大宗交易系統總共完成了超過40筆近10億元的成交,比前幾個交易日明顯增加,“雖然大宗交易這幾個月里都活躍了不少,但像這樣在兩天里就成交這么多的還不太多”,上交所一位人士稱。
這種大宗交易集中出現的情況并不是第一次,今年2月19日和20日,以及去年12月19、22、24、29日,上交所的大宗交易系統都出現過突然高度“升溫”的現象。
這些大宗交易基本都在同一個類型的股票上,即上證50指數的成分股,而且非常分散,每一次都涉及上證50中超過二三十只的股票。
同時,每一次大宗交易突然升溫時,成交的雙方還都只集中在兩三個交易席位上。
例如3月的兩天中,賣方主要是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買方同樣來自中金,是該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2月的兩天中,上述兩個營業部都成為了賣方,而買方則變成了銀河證券總部和瑞銀證券總部。在去年12月,中金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是唯一的賣方,而買方也只有中信證券北京北三環中路營業部。
“中金的這兩家營業部是眾所周知的QFII大本營,賣方很有可能就是QFII,但進行交易的應該不會僅僅一家QFII,而是很多家,”海通證券的一位分析師稱,“根據有關規定,一個席位上的多家QFII同時持有同一只股票不能超過一定限制,因此能夠賣出如此分散并且又達到一定規模的股票,只能是很多家QFII一起所為。”
至于成交價格,“定價并不復雜,通常是當天中午的收盤價,有時候也用全天的收盤價,即使偶爾有所不同,也就在這一價格附近。”中金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的一位人士告訴本報,今年3月和去年12月涉及上證50成分股的大宗交易用的就是午盤價,只有今年2月用的是尾盤價。
事實上,大宗交易的雙方在真正成交前也是先約定好了,并不是臨時定的成交價格。
利潤可超5%
為什么會出現涉及上證50成分股的集中大宗交易?買方是誰?目的又是什么?經過本報深入了解發現,這些集中的大宗交易背后其實隱藏著一條套利的路徑,路的另一頭通往上證50ETF。
資料顯示,在上述所提到的幾個大宗交易突然升溫的日期,深交所的大宗交易系統卻明顯冷清很多。更驚人的是,大宗交易中上證50成分股的比例幾乎與當天華夏基金公布的上證50ETF申購贖回清單中成分股的構成比例基本相當,這似乎更加印證了大宗交易與上證50ETF之間的關聯。
“先在大宗交易系統上按照需要的比例買到盡可能多的上證50成分股,再將其他渠道獲得的剩余成分股配齊,兌換成相當份額的ETF進行拋售,就完成了一次套利。”上海一位長期投資ETF的機構負責人介紹了套利的過程,“其實過程不復雜,但要保證ETF與股價之間有一定的偏差,套利才能夠實現。”
上述負責人還指出,通過大宗交易進行套利能夠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夠在一個席位上同時買到足夠多的成分股,這樣也就保證了不會錯過短期的機會。
像中金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這樣QFII集中的席位因為可以提供足夠多的成分股,自然成為了最合適的套利對手。
另外,“交易的時機也要把握好,通常要在一個短期趨勢的轉折中完成。”上述負責人也表示,有足夠多的成分股如果沒有把握好買入時機也很難套利成功。
觀察去年12月以來的數次大宗交易集中出現的時間可以發現,這些大宗交易集中出現的前一兩個交易日,大盤都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大跌,同時也預示在短期反彈的趨勢,而這些大宗交易就是在短期反彈趨勢可能出現的時間完成的。
當然,在大宗交易集中完成之后,大盤都隨之出現了一周以內的小段時間上漲,上證50ETF也基本同步,上漲幅度最低也有2%左右,而高的能超過5%。
“也就是說,機構在買入上證50成分股并兌換成ETF之后,利差的最大空間超過了5%。”知情人士稱,對于動用了十幾億甚至數十億元資金的機構來說,一周之內5%的套利意味著利潤達到幾千萬。“這些機構中券商占主流,而一些資金雄厚且專業性很強的私募也有所參與。”
上證50ETF和大宗交易已存在了好幾年,到最近才有機構開始做它們之間的套利,也跟今年二級市場的震蕩幅度加大有關。
摩根士丹利中國策略師婁剛對今年股市的看法或許能對機構的行為做出解釋。婁剛對本報稱,“我們認為今年是一個寬度震蕩的U型底部,沒有很大的機會,但我們對機構投資者的建議是把握一些交易機會。”
然而,機構買入上證50成分股還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券商們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即將推出的300ETF做準備,另一方面還是為了融資融券做一定準備,而上證50中的股票因為可能被定為融券標的而可以在以后做套期保值。
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