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
近期股市震蕩比較大,以上證綜合指數而論,年初以來一度最多上漲了約32%,其后在短短的11個交易日內又曾經跌去了15%以上。市場人士都在從各個角度分析出現這種這種大起大落行情的原因。其中有一種比較奪人眼球,也頗為另類的觀點認為,這次股市的起伏,與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又被迫撤出有關。換言之,最近以來股市的大幅波動,都是信貸惹的禍。
也許有人會說這個觀點太離奇,但看看其分析的過程,似乎也有些依據的。譬如說,1月,國內信貸投放增加了1.62萬億元,這是前所未有的巨量增額。而到了2月初,兩市成交金額就節節放大,最高峰時達到了2700多億元。把銀行信貸規模與股市成交金額聯系起來,不難發現兩者之間的確存在正相關關系。另外,到了2月中旬,傳出有金融監管部門在調查信貸資金進入股市的消息(事實是銀監會摸底票據融資等),股市成交金額也從這個時候開始有所回落,到3月初減少到了1100多億元。基于以上的事實,于是就有人得出結論:1月份的巨量信貸投放,并沒有全部進入到實體經濟領域,大量的是以票據融資的形式存在,因此不能排除其中有相應的一部分曲線進入了股市,導致股市的上漲,造就了一波大的上漲行情。而有關部門開始調查票據融資等信貸資金走向以后,這些違規入市的資金也就不敢繼續留在股市里了,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撤出,這就使得股市成交減少,同時股價也大幅度下跌。另外,作為旁證的是,今年以來,國家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并不樂觀,股市沒有上漲的足夠理由,而之所以會漲,就是信貸資金入市的結果。據說,有人還研究出這次信貸資金入市的規模,大概在4000億元左右。
毫無疑問,如果以上分析是準確的,那么對于當前的股市將是災難性的。因為第一,國家政策早就明確,信貸資金不得炒股,相關金融機構也為此作了復雜的制度安排,建立了厚重的防火墻。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幾千億元信貸資金能在短短幾個星期內進入股市,那只能說明我們的監管系統是失效的。其次,現在兩市的總流通市值也就5萬億元左右,市場上存留的保證金余額大概在1萬億元左右,統計顯示1月保證金增加了約300億元。假如到了2月一下子多增4000億元,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呢?熟悉股市的人都清楚,那將會使得大盤藍籌股暴漲。而一旦這4000億元退出,恐怕股市至少要下跌30%以上!
所幸,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根據銀監會的介紹,他們在了解了信貸資金的走向(特別是票據融資部分)之后發現,情況基本是正常的。當然,不能絕對排除會有信貸資金曲線進入股市的事情發生,但這只能是極個別的,而且量也不會大。事實上,現在銀行對每筆信貸資金的流向都是有嚴格監控,要進入股市有著重重制度障礙。而且因為票據融資一般期限很短,也不適合進入股市。特別是,對于能夠獲得信貸資金的企業來說,違規成本顯然大大高于可能的違規收益,更況現在各界對股市的走向還存在重大的認識分歧。因此,無論是從市場的具體表現,還是從信貸資金入市的可能性等方面來分析,所謂的4000億元信貸資金入市,催生一波反彈行情,而這部分資金的撤出又導致股市的暴跌,只能是來自書齋的臆想。
關于流動性與股市的關系,始終是市場研究中的敏感話題,至于說到信貸資金的增減和股市漲跌的聯系,也的確是可以研究的。但是,這種研究應該是建立在有充分的數據證明的基礎之上,而不能只是根據兩者之間似乎存在的相關性就輕易得出結論。畢竟,股市的資金問題不是那么簡單的,絕非簡單加加減減就能夠找到答案。而如果因為這種輕易得出的并不準確的結論在市場上廣泛流傳,誤導了投資者乃至管理層,那將是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作者系申銀萬國證券首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