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穩健基金
南方穩健貳號基金經理 馬北雁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作為投資者,關心宏觀經濟的走勢自然在情理之中。特別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使得對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的研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備受關注,特別是中國經濟的增長。一方面,由于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0%,因此,出口導向的中國經濟是否走到了增長的盡頭成為爭論的焦點;另一方面,世界寄希望于中國經濟能夠與歐美經濟“脫鉤”而保持平穩增長,帶領世界走出衰退陰影。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能否“保八”?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趨勢如何?對我們投資而言有何啟示?
我們認為,2009年中國保持8%的GDP增長應該沒有懸念。首先,從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看,雖然出口面臨較大的壓力, 但內需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逐步提高,特別是國家啟動4萬億投資計劃,預計投資至少可以對GDP增長貢獻2%-3%,內需和投資可以大大緩解出口對經濟下滑的影響;其次,從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角度看,中國超過50%的儲蓄率(2005年國內儲蓄率高達51%,而全球平均儲蓄率僅為19.7%)和高達20萬億的儲蓄資金,給內需的啟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隨著國家社保和醫保體制的理順,內需必將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第三,從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角度看,由于中國存在嚴重的城鄉經濟和東西部經濟差異的二元結構,從發展階段看仍然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中期,加上中國政府有足夠的財政盈余和全世界執行力最好的政府投資體制,因此完全有條件和能力,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通過啟動大型公用設施等投資項目來拉動經濟的增長,有效彌補個人和企業投資的下滑,而不會步日本經濟的后塵。綜合而言,我們認為,在儲蓄(人口紅利)、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全球化這些因素中,中國只有全球化的影響可能是負的,通過啟動內需和擴大投資等政策措施的落實,中國經濟增長保持在內生的可持續增長水平8%以上的概率比較大。
通過結構調整經濟將重回高增長軌道。對于本輪經濟調整的性質,從經濟周期的角度看歐美發達國家面臨的是有可能長達20年的房地產周期調整,而中國自身經濟面臨的是金融危機與國內自身經濟存在的存貨周期和資本開支周期的疊加;除了周期性因素之外,本輪調整更重要的特點是結構失衡問題。因此,歐美經濟L或U型走勢的概率較大,中國要想走出周期性和結構性雙重調整,一方面要轉換經濟增長方式,改革開放30年來通過出口推動的增長模式,需要靠啟動內需來調整,未來內需的啟動將是一系列體制改革和政策推動的方向;另一方面,已經發展起來的制造業能否改變對歐美經濟的過度依賴,也還有賴于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能否建立起資源國和制造國之間新的經濟循環。
我們欣喜地看到,政府對民生的關注和近期對消費券發放的討論,都反映了國家正在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和一系列制度改革來啟動內需。